此吃鸡非彼吃鸡,这里指有滋有味地啃鸡大腿的吃鸡。
唉,说起吃鸡,很窝心。
每次从菜场买只鸡回来,下锅炖了不到二十分钟就粉烂粉烂了。骨肉分离,鸡皮碎糯糯的,整锅鸡汤混沌一片,上面浮油厚厚一层。
这种鸡肉吃在嘴里没有嚼劲不说,那种真正的草鸡久久回味的鲜味根本品不到。这就是所谓的速成鸡。它们是由饲料和人的浮躁促成的,从孵出到出栏四十天即可。没有经历足够的岁月蹉跎哪里会有甘甜呢?同样的道理,这速成鸡的肉能好吃吗?不好吃还是次要的,据说孩子吃这种鸡早发育,常吃还会致癌。
真是怀念那种农村养的草鸡呀。从鸡苗到成年鸡至少半年,即当年的新鸡。一年两年的老母鸡鲜味更是持久悠长,齿唇留香。
家里养的草鸡吃玉米粒,麦粒等杂粮,放养时自由觅食,虫子野菜尽饱吃;渴了,露水河水随便喝;在太阳底下自由踱步,呼吸着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日落而息,日出而出。闲暇时光与其他母鸡争风吃醋,甚至与猫猫狗狗打架斗殴,精神头足足。遇到紧急情况还能越过竹篱笆,振翅高飞,咯咯咯直叫唤。鸡得有鸡的生活,有他的人生,哦不,鸡生。经历了该经历的,记录在血液和肌肉里,才够味!
那时也难得吃上一只鸡,只要吃鸡便如过年一般喜气洋洋。
母亲烧开一大锅水用来烫鸡,父亲捉鸡杀鸡,拔毛开膛。收拾好内脏,洗净焯水,剁块炖汤。
油是家里榨的豆油,倒锅烧热,葱花生姜炒出香味,倒入鸡块,一番翻炒,鸡块微露黄色,倒入开水,猛火烧开,小火慢炖。汤咕嘟嘟开了,牛奶白的半锅,飘着绿色的葱花,看着便食欲大开。
家里每次烧鸡汤需要早早准备,因为炖鸡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迟了赶不上饭点吃不到嘴多扫兴。草鸡的皮很薄,肉质紧,用牙撕扯着嚼劲十足,一块都舍不得浪费,连鸡骨头里的骨髓也吸干净不舍弃。
再配以浓白的鸡汤,真是鲜煞人了!
去年的五一我回老家赶上村里逢集,特地买了两只小鸡苗,带回城里养。又网上买了鸡笼,放在阳台上喂食。初始是丫头当宠物养,每天喂水喂菜带他们下楼到草地上遛弯,培养他们自己觅食的能力。不用培养,无论在笼子里关多久,只要一出笼,便生龙活虎,啄草叶,腿扒土,眼睛像雷达,小虫小蚁一个逃不掉的。
越来越大后不能养阳台了,味大。转移到车库,又见不到阳光,车库被熏的一样不能闻。在三个月时,两只鸡已经半大了。老公说,杀吃了吧,不能养了。
从最初当宠物养到想看到他们生蛋,到现在不得不送他们走,我心有不舍,却不得已而为之。
老公花了六元钱到菜场请人收拾了两只鸡,回来炖了。哪怕是才三个月半大的新鸡,那鸡汤绝了。不仅看着清爽,一点盐即可让鸡汤鲜美无比。
速成鸡的鸡汤烂碎的皮,肉,油,混杂在一起,一锅汤像浑水,不想喝一口。
现如今,哪样不是速成呢?爱情速成,婚姻速成,高楼速成,各种速成病态一般蔓延社会各个角落,无法阻挡。
何时才能回到慢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