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
提升人文素质
从历史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历史中,寻找人生的道路
从历史中,寻找......
图片
《清平乐》简介
图片
《清平乐》主要讲了宋仁宗赵祯分别和曹皇后曹丹姝、苗心禾、张贵妃,公主徽柔和内侍梁怀吉的爱情故事。通过对仁宗时期朝堂风云的深度刻画和儿女情长的细致描摹,展现了“第一仁君”宋仁宗赵祯的为政以仁和他的情感欲望。
以有别于以往帝王剧的视角,刻画了一个称职的皇帝,却是“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倾力还原更具烟火气的仁宗。随着宋仁宗生平轨迹的不断推进,一幅气象开阔的大宋画卷也渐渐绘就。
从朝堂宫廷到街头市井,大到家具摆设小到一饭一蔬,《清平乐》旨在以精良的制作水准全景式展现仁宗时期的大国风貌和人文气息,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气韵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集回顾
上集说到仁宗不吃不喝,张茂则没办法去找刘太后,刘太后觉得仁宗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是欣慰,但苗心禾却担心仁宗的身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平乐
第三集|仁是前因忍是果(三)
图片
“禾儿果然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那就派禾儿替吾给官家好好说说这个道理吧。”
禾儿亲自做好的桂花糖放在糖粥里,想让仁宗尝一尝,但是仁宗误以为是刘太后教她这么说的,误会了禾儿,禾儿气哭的跑回了刘太后那,而刘太后呢,则给禾儿讲起了前朝的故事。
“帝语永庆公主曰:汝生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这说的什么呢?就是说这位永庆公主喜欢用翠鸟的羽毛做装饰品,这纯属个人喜好,其实也无伤大雅,可偏偏她生在皇家,这公主喜欢翠鸟的羽毛,那自然成为百姓所效仿的对象,那用不了多久,这翠鸟就会消失殆尽。
苗心禾不懂,为什么贵为公主,喜欢用羽毛做装饰,怎么就成了“恶业之端”?那刘太后就跟她解释了,这也是仁宗为什么现在会不吃不喝的惩罚自己。
“禾儿不是皇室之人,皇室之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百姓的生活、生死,皇家人可说拥有天下,亦可说无一私物,若执于私念,便可伤了十分的社稷,百分的民生,这一次,官家算是真的懂了。”
为什么上位者必须谨小慎微?
在这里,刘太后告诉了我们答案,上位者只要有一分私心,就会影响十分社稷,百分民生,所以越作为上位者,对自己的要求越高。
仁宗自省自责,但是这种“自省自责”并不能一步到位,是不断的螺旋前进。
赵祯这会就有点像轮回。
翌日,朝上程琳提出辽国要求升使节位次的问题,刘太后询问程琳是如何回复辽国,程琳说自己是坚决拒绝,用“先帝所设”,不能更改,刘太后夸程琳做的好,回的很得体,随后程琳说辽国使节杜防说辽国是大国,不能用小国礼仪来对待,程琳回以“两朝岂有大小之异?”
刘太后用“极好”二字来夸程琳做的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之前呢,就要先说一下仁宗的父亲,也就是宋真宗,被丞相逼着去孤注一掷,与辽国打了一仗,签了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近百年无战事,这战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但却也让金国突起。
这是什么意思呢?
国家虽大,忘战必亡。
换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澶渊之盟之后,几十年没有战争,这个时候来聊个事情,辽国就说:我们是大国,兄弟之国,这个合同签的不错,但我们这个位次太低了,那些高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韩国,那些日本人还在我们前面,我们作为大国应该到前面去。
那程琳的意见就是不可以,寸步不让,这个重要吗?
重要,夫子说“名正言顺”,做任何事情,你得有大义的名分,程琳的态度,得到了董事长刘太后的认同。
“辽使为贺乾元节而来,便是恭服尊敬,位次乃是细节小事,我泱泱大国若是如此,倒显得忒小气了,此事可应允辽使所请。”
看刘太后和程琳的对话,可见两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觉得不能更改辽使的位次,但仁宗开口说的这话,表达了我们是泱泱大国,为什么这么吹毛求疵呢,这就是个小事,就随了他们的愿呗。
认为既然辽国都来了使节,那就是表示恭服尊敬了,既然他们想换个位次,那就换吧,这种小事随了他们的愿,也算是彰显我国的大度了。
“绝对不可!”
程琳立马回答,这让仁宗脸上有了微妙的变化,朝堂上的气氛,有了细微紧张。话说出了口,程琳也发觉自己说的话不对,立马跪下。
这需要我们所注意到,礼仪是我们真正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宋朝叫“坐而论道”,不像清朝见面都是奴才,都要三叩九拜,平时久鞠个躬,混一下就好了,但是有大事要觐见的时候,叩下来告诉你: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允许。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程琳在这件事情上,持这么坚决的态度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古时候的辽国,狼子野心,是会得寸进尺,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寸步都不能让。
这个时候,两方都是对的,但是现在两方掐起来了,而真正的宰相协和阴阳,站在高层的位置去思考,王曾说得非常好。
“官家仁厚,心怀善念,愿礼尚往来,这是帝王的浩然之气,雍容之姿,然而我等臣子胸怀气度,自是远不能比陛下,难免锱铢必较,如今,是辽臣在细枝末节上强词夺理,程琳作为国朝臣子,针锋相对,虽失了些雍容,臣以为,辩驳得却也恰当。”
这说话的技巧,并不是人人都明白,也不是人人都掌握的技能,可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去学习的,特别是做销售,做营销的朋友,会说话的人,往往要比不会说话的人,成单率都要高很多。
不仅仅是在销售营销方面,在我们生活中,说话这门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我们这一生,从出生直到死去,我们都在学习如何说话。
会说话之人,口吐莲花,受人喜爱,而不会说话之人,口如喷粪,令人厌恶。
精彩内容
未完待续
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