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杀了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宫,派人向楚怀王禀报破秦入关的情况。楚怀王曰:“如约”。项羽给了楚怀王一个虚名称“义帝”,打算自己称王,就先封手下诸将为王,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又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项羽、范增担心刘邦据有天下,可鸿门宴上已经和解 ,又不愿背上负约的恶名,恐诸侯反叛,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又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 ,都南郑。”又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刘邦。刘邦闻讯大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扰愈于死乎?”。刘邦说“何为乃死也?”萧何说“今众弗知,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称其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随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说“好吧。”乃遂就国,以萧何为丞相。
刘邦率领项羽给的三万老弱士卒“从杜南入蚀中”,经子午道进入汉中,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总兵力不足十万,根本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张良向刘邦建议“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使项羽放松了对他的戒备。听说刘邦率军进入汉中,韩信离开项羽的楚军来投奔刘邦,刘邦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萧何多次和韩信聊天,认为他与众不同。刘邦部下大多数是江东人,都想回到故乡,半路上跑掉很多人。韩信认为得不到刘邦的重用,因此也跑掉了。萧何听说后,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急忙去追赶,“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很生气。过了几天,萧何去拜见刘邦,刘邦责问萧何“你为什么离开我?”萧何说“我怎敢离开,是去追要离开的人。”刘邦问“你去追谁?”萧何说“韩信”。刘邦好奇说“走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去追韩信?”萧何说“大王如果想在汉中称王,可以不用韩信,如果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能为大王解决问题的人了,这要看大王怎么决定了。”刘邦说“我让他做将军。”萧何说“只让他做将军,他不会留下来。”刘邦又说“那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很好。”刘邦想派人叫韩信过来册封他,萧何又说“大王向来轻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叫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大王想要任命他就一定要选一个好日子,斋戒、设坛场等礼数等都齐全了才可以。”刘邦同意了。到了任命大将的时候,诸将都以为会是自已,看到是韩信时整个军队都很吃惊。任职仪式结束后,刘邦和韩信一交流,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按照韩信的计策部署起来。公元前206年5月,刘邦让萧何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占领了关中地区,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远在商周以前,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汉、唐千余年间,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秦岭山间多悬崖绝壁,险峻陡峭,古代道路凡遇悬崖绝壁皆傍山架木而行,“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栈道因建于峻峭险要的大山峡谷中,故其建筑形式多根据自然地形而定。按其形制,人们又把栈道称为“栈阁”、“桥阁”,大体有6种:
1、标准式:即平梁立柱结构。在底部石上凿孔立柱,上部直立的山崖靠水一边凿方形壁孔,插入横梁,柱与梁以榫卯相连接,横梁间距1.5~2米,横梁间铺以木板,形成路面;础石条件好的地方也有不凿柱孔的。有一梁一柱的,也有一梁多柱的。
2、斜坡搭架式:即在斜坡上凿一排石孔立柱,上搭木梁,梁间铺板,形成路面。
3、斜撑式:在崖陡水深,无法安桩立柱时,或立柱过高,为加强支撑力量,用方形壁孔插平梁立直柱加斜撑结构。
4、无柱式:在深渊、陡崖地段,难以立柱和斜撑,仅凿孔安横梁,铺板成栈,亦称“千梁无柱”式。
5、凹槽式:在一些小山嘴处,或石质不硬处,将山体挖出一个凹槽,以通人车,有的把这种形式叫做“老虎嘴”。
6、隧道式:将山嘴凿通成洞,石门隧道最为著名。
汉中地区先民活动较早,从“践草为径”开始,逐渐形成原始道路。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天府之国。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刘邦即从子午道入汉中,四个月后,又经陈仓道来到宝鸡,然后东进长安。
古汉台,又名七星台,坐北朝南,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7米,为当年刘邦驻跸汉中的行宫遗址,1958年在此建立了汉中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