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是非常神奇的东西,有的人说话让人受益匪浅,有的人说话却让人避之不及。
《子禽问墨子》有言:子禽问曰:“多言与少言,何益?”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的学生子禽请教墨子:“老师,多说话有什么好处? ”墨子答:“池塘里的青蛙、苍蝇,整日整夜叫个不停,口干舌疲,可有谁去理睬它们?你看那报晓的公鸡,只在天快亮时啼叫两声,人们却十分留意。人们知道,公鸡一叫,天就要亮了!所以,话不在多,而在于要有效!”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有内容的人,三思而后言,语迟言缓,却句句入心。
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在当时被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只一句话,有对比,有鼓舞,既谴责了“不战而屈”的投降派,又赞颂了鲁迅先生决不屈服的可贵品格。
实话三言两语,胜过虚话千句。
所以,最会说话的不是口若悬河的雄辩之士,而是善于把话说到“点子”上的人,化繁为简,一语中的,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