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6 日(周三)
【今日共读内容】第 2 章 思维模式解析(31-41 页 至“我的成功意味着你的失败”前)
【今日导读问题】在这一章中,作者对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了哪些具体的比较和解析?
在这一章里,作者首先从“一次测验定终生”,表现了测验考试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影响有多大。他们会将一次测验、一次评估、一次考试的结果当做终身的评价,会由一次失败,让自己成为“失败者”。
从这个角度,不仅看到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局限性。也从一个角度看到了不以一次测试评价一个人的必要性。为什么我们现在会提倡多元评价,会提倡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也会反思,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固定性思维模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成长型思维模式”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因此而改变。
其次,作者通过对“潜能”阐释,使我们来了解到了对于“潜能”的挖掘,也是在体现成长型思维。
潜力,是什么?潜能指的是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的确如此,很多伟大的杰出的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在各自领域被认为缺乏潜力。成长型思维的人知道,想让潜能开花绽放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接下来,作者从“证明你很特别”,以及“特殊、高人一等、更具特权”介绍了“固定型思维”的人是如何使自己的思维陷入固定和僵化。
作者还从“思维模式改变了失败的意义”“关键时刻”这两方面的比较和辨析,揭示了“成长型思维”的人是如何改变思维模式和把握关键时刻,使自己获得成功和成长。
众所周知,被称为“飞人”的美国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取得的辉煌的成就。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曾率领芝加哥公牛队6次获得NBA总冠军,建立起“公牛王朝”的神话,创造了NBA历史上的奇迹。
但是在高中时期,他的身高不到180CM,曾经被教练和队友们讥笑和拒绝。乔丹没有灰心放弃,他每天拼命苦练,白天练习4个小时,晚上还会单独“加餐”。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最终,那个做梦的小子,成功走进NBA的赛场,还成为了世人口中的“篮球飞人”。
【今日思考问题】请回顾你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战,分析你是如何运用固定型或成长型思维模式来应对这些挑战的?
记得十几年前,有一次要参加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已经三十多岁的我,对于说课没有把握,很害怕失败,担心和比自己年轻的老师一起比赛输了,会很丢人,于是哭着拒绝参加。当时的教导主任鼓励我,不要有太多顾虑,哪怕成绩不理想也没关系,不要放弃名额,只要参加就好。
此时的我是被固定型思维模式所影响。
但是当紧张不安的我站在了讲台上之后,紧张居然消失了。我拿着稿子,虽然不能脱稿背下来,但是因为很熟悉,所以当我声情并茂地进行说课的时候,早已经忘了自己曾经的担心和恐惧。完成了现场作文和才艺展示之后。我居然是学区的第一名,后来在区级比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
这让我明白,不要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和负担,如果无法拒绝,那就拿出全力认真精心地准备,参加就算完成任务,不要带着功利心,不要过于看重结果和成绩,不要让自己负重前行,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就是收获。渐渐地,在参加比赛的这一方面具有了“成长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