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分享856天

读《道德经》感悟: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极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方式;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要想实现天下的大治,就必须充分利用弱者,推翻不道统治,走以道治国之路。

“反者”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向对立而转化的现象。反抗是就对主而言,是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解决矛盾,平衡矛盾,统一矛盾,取得向矛盾对立面的转化。

“反”是合乎道的、运动的,在这一运动中,弱者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说,凡是社会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为推翻反动统治阶级进行的革命斗争。那些缺吃少穿,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没有权利和自由的劳苦大众,忍受不了暴政,揭扞起义,推翻反动统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上的历次革命运动,广大人民群众都是革命的中坚力量。

浩瀚的宇宙之所以丰富多彩、生生不息、和谐有序,在于无形却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在左右着宇宙。人类社会要想繁荣稳定,就必须制定出合乎自然规律的社会法则。老子指出“无”是万物之本,自然规律决定着天下万物的命运,所以人类欲求“有”必先求“无”,否则不管社会多么富有,必然是最终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其结果是一无所有。

老子贵柔贵弱,一再强调柔弱的作用,并非希望事物永远处于弱势,而是希望事物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化,共同统一到强上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