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能选择的话,我希望得到慈祥的父母、听话的孩子;
假如我能选择的话,我希望得到得力的员工、有趣的老板;
假如我能选择的话,我希望有幸福的家庭,健康的成长背景,温馨的工作环境;
假如我能选择的话,我希望天天开心快乐,和周围人的关系友善。
……
我们的确选择不了环境,也不能控制别人。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这就足够了。
《选择理论》一书用新奇的理论、大量心理咨询案例和学校教育等实践项目颠覆我们的固有印象,教我们如何靠自己走出心理困境,通过选择理论实现人际关系的革命。
《选择理论》的案例和实践项目全部来源于作者威廉·格拉瑟的亲身实践。威廉·格拉瑟是现实疗法的创始人,他1965年出版的《现实治疗法》开启了心理学新流派。他也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曾在多个学校、教育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实践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选择理论》里,威廉·格拉瑟将数十年经验进行了记录和总结,并延伸出通俗易懂的理论。
我认为,《选择理论》教给我们的不是如何选择,事实上,没有人能代替我们作选择。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选择的,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并且,认识到这点会给我们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带来种种好处。
《选择理论》构筑了一个新的心理学体系,是与外部控制心理学相对的,一种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体系。《选择理论》从人的感受出发,分析人类基本需求;并解释优质世界、整体行为、现实疗法等概念。这些理论既是后半部分案例和应用的基石,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所谓的实践当然不只限于心理咨询,更是选择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在婚姻、家庭、学校、教育、职场等场景,人们利用选择理论改善人际关系,让自己活得更自如,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一、巧妙有趣的咨询案例
读《选择理论》对话串成的咨询案例,不会觉得枯燥无聊,反而觉得耳目一新。
被青春期不懂事的女儿弄得焦头烂额的母亲,被妻子抛弃而患抑郁症的丈夫。还有为了家庭迫不得已放弃爱人,觉得灵魂已“死去”的女人;以及互相指责、互相埋怨的夫妻等等。
我印象里的心理疾病,本是个人化而非大众化的,也是充满痛苦的。但《选择理论》罗列的这些众生相却并非遥不可及,反而充满烟火气。而且,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善意的戏谑,读着读着竟不自觉会笑出声。照理说,看到他人的痛苦,多少有点良心的人,都难免心有戚戚。
但《选择理论》有办法把痛苦变得轻松。咨询师(即威廉·格拉瑟)扮演了一个极其客观冷静的角色,他的冷静和咨询者的痛苦形成了略显滑稽的对比。咨询者甚至可能误解咨询师完全不把他的痛苦当回事。
但实际上,威廉·格拉瑟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同时给予对方以积极的暗示。并且让咨询者意识到除了抱怨,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
威廉格拉瑟把他的案例记录在册的时候,同时也把这氛围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下来。他总是能帮助咨询者找到一反常理的选择,读者也会从中得到与自身相关的些许启示。
二、外部控制心理学的巨大破坏性
《选择理论》中的咨询者常常会使用类似“明明应该……”这种叙述模式。
蒂娜觉得与凯文交往的时间足够长,关系也很和谐,两人的关系应该更进一步,凯文应该承担责任。
琳达觉得女儿长大了,她应该要洗碗,要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所以,他们用抱怨、暗示等方式试图控制对方,但不只没有达成目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不只损害了双方关系,还给自己带来了痛苦。
琳达因为对女儿无能为力,而患上了抑郁症。蒂娜由于对凯文不满而越来越不开心,本来和谐的情侣关系也显得压抑。
这是因为他们深受“外部控制心理学”之害。这种普遍心理学“是控制、支配或强制的心理学,”被威廉格拉瑟称为“痛苦的元凶”。《选择理论》展现了在外部控制心理学下,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痛苦深渊的。
即便外部控制心理学给我们带来痛苦,想要摆脱根深蒂固的观念,仍然很难。
咨询者的在咨询过程里出现的疑问,也是我们对选择理论能否取代外部控制心理学的疑问。
这明明是对方的责任,为什么要我来改变?
威廉格拉瑟会引导咨询者意识到关系出了问题,谁的责任并不重要,如何解决问题才最重要。
难道我就什么也不做,由着对方的性子来?
实际上,“少做或许才是最好的做法”。很简单,因为多做的那些没有用。
而“少做”也不等同于“不做”。不是说父母不能批评孩子,老板不能指点员工,夫妻不能建立良好沟通,但要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埃德和凯伦是一对找威廉格拉瑟咨询的夫妻,开始时,他们只会相互抱怨,要求对方应该做什么。而在咨询后,他们学会了停止强迫和要求对方,并尽可能地自己为婚姻作出一点让步。最终,他们的婚姻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会了如何相处。
三、外部控制心理学的责任和权利
外部控制心理学出现在亲人中间,远要比出现在朋友和陌生人中间的频率要高。我们因为对子女有“责任”,所以特别希望对方按我们的要求来成长,常常不自觉地想要控制对方的行为或思想。而随着父母年龄老化,子女又会反过来控制父母,原因同样是因为“责任”。
除了“责任”,还有“权利”。控制本质上是宣示主权。我们少对朋友使用外部控制心理学,因为我们知道对方不属于自己。如果强迫对方,可能会失去他们。如果我珍惜与对方的关系,就不会冒着失去的风险去勉强。
但对父母、孩子、学生或员工,态度就完全不同。我们认为这些人是属于自己的。一方面,他们跟自己的关系牢不可破;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权或者有责任去控制他们。
无疑,血缘无法改变;而无论做什么,学生或员工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也的确很难离开。
但这些关系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关系,仍然有被破坏的可能。外部控制不会让我们失去他们,但会让对方把我们从优质世界里删除。换句话说,关系不再亲密,说的话也不再有影响力。
当我们“少做”些事的时候,不代表我们放弃了权利和责任;相反,会迎来海阔天空。
在改变了行为方式后,蒂娜与凯文过了几个月愉快的日子,最终走入婚姻殿堂。琳达母女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女儿会干点家务活,她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四、优质世界
优质世界中的优质画面分为三类。一我们最想与之共处的人。而我们最想拥有或体验的事物。三,我们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统。
优质世界的概念是选择理论的核心。把“优质世界”称作“理想化的世界”可能更容易理解,它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的。我们在生活中做的种种选择,都是为了让现实的人、事或信念更符合自己理想中的画面。当然,有时候选择是下意识的。每个人的理想画面都略有不同,这也是人们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的本质原因。
优质世界分稍微理想化和极端理想化,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们的成长经历以及现实世界的改变,我们会把一些人和事放进优质世界里,又会把一些人和事从优质世界里删除。
《选择理论》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托德因为妻子的离开而感到痛苦万分,在威廉格拉瑟的引导下,托德意识到自己改变不了妻子的想法和选择,他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但已经太晚了,妻子不再给他机会。
他意识到可以选择不要沉浸在痛苦中,用行为缓解痛苦,慢慢地,他将妻子从自己的优质世界里删除了,将新的女朋友纳入优质世界,开始了新生活。
再以教育为例,我们小时候都有类似经历,喜欢某一科目的老师,这科目的成绩就会比较好,这就是受优质世界的影响。
选择理论主张教育不能靠强迫和奖惩措施,而是用关心支持带动学生把老师和同学放进优质世界里。然后学生和学校里的师生们建立起亲密关系,产生幸福感,从而会将作业和学业放进优质世界里。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为学生自觉自愿,而不是老师、家长控制下的被迫行为。
而这理想化的图景已经成了现实,《选择理论》中提到的施瓦布中学和亨廷顿伍兹小学就是“优质学校”的完美范例。
家庭教育也是同样道理。父母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时候,说的话会特别有影响力。一旦父母沉迷于惩罚和控制,孩子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想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也不能达到。
我们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棍棒打不出孝子,棍棒只会把孩子的心打走。
因为母女间保持了良好关系,琳达在女儿遇到青春期迷茫时,能及时给予她正确的建议。虽然并没有勉强她接受,但还是由于母女间的良好关系,琳达的话对女儿的选择起了很大作用。
控制未必会产生反抗,但没有控制的世界,人们的关系和身心状态一定会更健康良好。格拉瑟的抱负很大,他想要的远不只心理治疗,而是一场人际关系的革命。通过心理学原则的改变,改变掌权者,改变世界。这种想法,看似天方夜谭,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革命在成功之前无不惊世骇俗。更何况,选择理论已拥有成功的实践,并非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