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怎么才算是值得做的事情呢?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大小,可以是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二是这种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衰减的速度越慢,影响的时间越久越好。
比如你与厉害的人进行一场有深度的交流,这是一种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件,既能获取一些高收益的东西,比如知识、提升了对某件事的认知等,同时这种收益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退的;再比如玩游戏这件事,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最为强烈的,但一旦停了下来,这种愉悦感就会下降,为了继续寻求这种愉悦感,就会继续玩下去。
2、人们比较喜欢去做这些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原因是做这些事比较简单,不需要花非常多的精力,而那些低收益或是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乐意做,这是因为做这些事的成本比较大,期初的所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收益指会呈指数级上升。
建议少做那些短半衰期的事情,收益指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可以去做,比如背单词、看书,一开始可能看了几天就忘了,但随着后面继续的看下去,会发现之前看过的会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3、多读经典的书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保留下来,说明它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必然包含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了“林迪效应”,这种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没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