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声琐记

晨光熹微,排岭菜市场早已人声鼎沸。我踱至水果摊前,为孙子挑选早桔。那孩子偏嗜酸味,尤好青黄相间的果子,说是酸中带甜,有“初熟之味”。我俯身细选,专拣那些皮色驳杂、体态丰盈的。摊主是位山东籍的阿姨,在兰溪已生活了二十五年,乡音却仍带着北地的硬朗。她见我挑得细致,便热心地凑上来,顺手塞进三个小而黄澄的桔子,道是“甜得很”。我拈了拈,只觉得轻飘飘的,怕是失了水分,便又顺势丢出两个。那阿姨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名状的神色,似是讪讪,又似是习以为常。最终袋中桔子,大的大,小的小,青黄杂陈,倒也自成一番景致。

转至鱼摊,妻子嘱咐要买鲫鱼炖汤。先在豆腐摊上称了两元白豆腐,豆腐摊旁便是鱼摊。问那女摊主价钱,她朗声应道:“十五元。”话音未落,已眼疾手快地捞起一条斤把重的鲫鱼,那鱼在她手中徒然扭动。我瞥见鱼脊色泽暗沉,鳞片间似沾粘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滞涩,忙道:“且慢。”她手势一滞,我便教她将鱼放回水中。那鱼入水,竟一时未能振作,只白着肚腹,微微翕动着嘴,做最后无谓的挣扎。摊主倒也直率,指着说:“看,嘴巴还会动呢。”我笑了笑,未置一词,转身走向另一处水箱。那里鱼儿游弋正欢,鳞片在浑浊的水中偶闪微光。虽贵上几文,却买得一日心安。



采自网络


市集里找零钱的光景最是有趣。卖菜的老妪从腰间摸出油腻的布包,仔细点数毛票;肉摊的汉子大手一挥,将硬币叮当掷入顾客掌心;也有那精明的,找零时总要少给一毛两毛,若被问起,便讪笑着说“下次补上”,而这“下次”往往是永无下文的。

这市井间的交易,原不止于金银与货物的交换,更是一种心意的往来。秤杆起落之间,可见诚信;银钱过手之际,能观人品。古人云“市肆之中,可见真章”,这“真章”未必是惊天动地的义举,往往就藏在这找零是否足陌,秤杆是否翘头,鱼是否鲜活的细微之处。

日头渐高,我提着桔子和鲫鱼踱出市场。孙子该是等得急了,妻子也要张罗午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而这烟火气的根基,原就在这一点一点的诚实与体贴之中。市声喧嚣依旧,而能在喧嚣中持守一份公道与心安,或许便是这浮世中难得的修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年春天,因为拆迁,家门口的早市被取缔了,永久的消失了,让周围很多老住户感到怅然若失,总觉生活缺少了点东西,因为早...
    永远是我阅读 3,757评论 1 7
  • 清晨六点的菜市场总带着露水的腥气。水产摊的铁盆里,鲫鱼尾巴拍打出细碎的水花,溅在穿胶鞋的老板娘手背上——她正用指甲...
    维维芋头阅读 40评论 0 2
  • 五更天的菜市场里,黑暗尚未完全退去,唯有东边天空怯生生地透出了第一缕微光,像试探的手指轻轻拂过李青山菜摊上绿意盈盈...
    鹏章阅读 43评论 0 4
  • 小区后门的菜市场,凌晨四点就亮了灯。橙黄色的灯泡悬在竹竿上,线绳被风吹得轻轻晃,把摊主们的影子在湿漉漉的地上拉得老...
    江南梦笔轩阅读 384评论 0 4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或宁静”专题活动。 拂晓时分,如尖针穿透薄雾,...
    秋樱冬阅读 4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