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太大了,我选一个角度,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地区又有各自的传统节日,五花八门的节日的渊源也是各种各样,也许是寓意吉祥的神话故事,也许是纪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如果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节日的作用莫过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跟我们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是一样的。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造成了社会的封闭性。同时,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资源的流动性极差,此时,节日的轻风恰好吹皱这一池死水。
小农经济能解决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却很难供应享受型的消费。单调无味的日子里,找个借口调剂一下生活,无非就是吃喝玩乐,重点还是在吃上,但也得家里有余粮才能吃,所以,青黄不接的时候没什么节日,即便有,吃得也不好。比如,清明节时地还没有种,家里存粮也不多了,所以只能吃点鸡蛋,喝点雄黄酒;再比如,端午节时吃粽子,用芦苇叶包上糯米蒸熟,而大部分芦苇生长区在五月份均展叶成型,并且叶子鲜嫩,劳动人民连草都不放过,也是吃得可以。(以上是个人调侃)而秋收过后的节日则不一样了,吃的好,比如,广为流传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再比如,旅游有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不是写春节的)但都反映了此时节日消费品的丰盛。
节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消费,带动商品流通,活跃了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节日带来变化。
在我小的时候,东北过年的印象就是杀年猪,冻梨冻柿子冻花红,家里会买一箱苹果、一箱橘子,大家都爱吃橘子,大人又不让多吃,说是吃多了脸黄。再往前,上一辈人小的时候,听说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个苹果。而今,商场里的水果琳琅满目,南方北方的水果,甚至国外进口的水果应有尽有并且敞开供应,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力量!在节日水果市场,也可以反过来说,是需求引导的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力量远不仅如此!
“春运”一词仿佛早已深入人心,大家已经习惯了“春节行大运”。而春运的两头,一端却是拼搏的游子,一端是期盼的亲人,人口大迁徙的背后,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户籍制度的缺陷。大量空心村以及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更关系到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和社会的稳定。
回顾历史,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到种植农业的变迁,从树上走了下来;小冰河期与饥荒,不同民族之间的征战与融合;大航海与殖民,使世界走向文明;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似乎可以发现点什么。
这是时代变迁的力量!
可是,社会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却把原来坐在桌旁的人送到了千里之外:社会的进步让我走进了摩登都市,却让我回不到我的家乡。
这是变革的时代!
只是,时代的巨轮要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