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 法学家的对错观;
-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 商人的对错观。
举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
- 法学家的对错观
证据确凿,法学家会说,这当然是A的错,这是蓄意谋杀。但是这种对错观,无法避免再次发生。 -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经济学家会认为是C的错。他会想,整个社会为避免B被A诱骗进入C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C把工地的门锁上的成本高得多,虽然惩罚C会让其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工地的拥有者就都会把门锁上了,于是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
这种从“社会总成本”角度思考问题,看似不合常理,但是可能更为有效。 - 商人的对错观
商人会想: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不管让谁承担责任,B都无法起死回生——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B只能怪自己。
- 如果你是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
- 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
- 如果将要失足摔死的就是你自己,建议选择商人的立场——“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因为“我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