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天赋神话,解锁高效学习秘籍
一、天赋非定数,练习铸非凡
常有人笃定天赋是划分学霸与学渣的关键标尺,坚称天赋至关重要。然而,依我之见,天赋并非如众人所认为的那般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你研读《刻意练习》,便会赫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实则在于是否践行刻意练习。
今日,我着重想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它由埃里克森携手科学作家共同创作。书中明确指出,人的天赋绝非天生注定,有目的且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重中之重。
书中不遗余力地强调“心理表征”的关键意义。心理表征,简言之类似于元认知,即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审视,对自身的认知开展再认知。书中围绕人的天赋是否天生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探讨了诸多关键要素,其中以“完美音高”为例展开细致阐述。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拥有完美音高的人凤毛麟角,然而天赋出众的音乐家大多具备这一能力。显然,完美音高并非由基因决定,毕竟普通大众中鲜有人拥有,而音乐家们经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故而能够精准分辨完美音高。
这清晰地表明,大脑恰似肌肉,越锻炼越强壮。在练习进程中,大脑会如同精准的调度员,合理分配更多神经元,强化相应的神经结构。举例而言,飞行员在历经大量飞行训练后,其大脑中负责控制飞行,诸如操纵驾驶杆、维持身体平衡等关键脑区会发生显著变化。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游泳、体操、骑自行车等各类运动,无一不是大脑在背后发挥着关键作用。大脑在这些练习过程里,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雕琢并不断优化神经通路,以契合各种技能的独特需求。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初始阶段或许摇摇晃晃、难以掌控,但随着练习次数的逐步增多,大脑会逐步构建起一套高效的神经控制模式,最终让我们能够娴熟自如地驾驭。
二、SMART原则:构筑科学学习架构
*作者的意图很明确,我们眼中那些高不可攀的天才,其实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不过是投入大量时间并进行刻意训练的成果。科学训练可以高度概括为“SMART原则”,这是由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巧妙组合而成的、便于记忆的符号,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 - bound(有时限的)。
当我们设定目标时,务必要确保其具备切实的可实现性,一般来说,比现有水平高出20% - 30%是较为适宜的。就以阅读为例,所读内容中已掌握的信息应当占据80%左右为宜。倘若陌生信息过多,我们就会因感觉困难重重而难以读下去;反之,若熟悉信息过多,又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样难以投入阅读。20%左右的陌生点,恰恰有利于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其难易程度恰到好处。
设定好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去精心确定反馈指标。此时,我们可以积极寻求高水平同学、导师的专业帮助,甚至借助人工智能来获取全面且精准的反馈。向那些已然取得成果的人学习,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绝佳方法,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经验,敏锐且精准地指出我们的优势与不足。
比如,本文作者早年在小学时,老师当众称赞其作文写得极为出色,这便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正向反馈。尽管老师并未指出具体错误,但明确点明了作者的强项,作者便以此为清晰的方向指引,依照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拓展。写作能力出色意味着擅长表达,进而能够延伸出思维逻辑良好等诸多优势,以这些优势为核心,如同绘制思维导图一般向外拓展扩散,深度挖掘更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与《斯坦福人生设计课》所着重强调的理念高度契合。
想象一下,你立志学习绘画,按照SMART原则,你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在一个月内能够熟练绘制某种特定风格的风景画。这个目标具备可衡量性,你能够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作品,清晰判断自己是否取得进步;具备可达到性,充分基于你现有的绘画基础以及合理规划的学习时间;具备相关性,与你提升绘画技能的整体大方向紧密相关;并且具备有时限性,明确设定了一个月的时间限制。与此同时,你向一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画家虚心请教,他会依据你的作品,细致入微地指出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助力你实现更好的进步与提升。
三、专注与微习惯:夯实学习稳固基石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专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石,支撑着学习的高楼稳步搭建。在此,我强烈建议采用番茄学习法,即专注学习25分钟,然后适当休息5分钟。这种方式巧妙地在学习强度与疲劳度之间寻得了平衡,不会让人感到过于疲惫,因而容易被接受并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与斯蒂芬·盖斯所提出的微习惯理念高度契合。
微习惯具备及时性、简单性与灵活性这三大显著特点,能够有力地增强我们的自主感、自我效能感、连接感与胜任感,而这些在心理学领域中均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当我们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后,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进而容易获得深层次的心理满足。这就如同玩游戏时,目标具体清晰、可衡量、可达到,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一样,比如打完小怪即可获得经验值、金币加成等。正是这种及时的奖励与满满的成就感,使得我们容易对游戏产生沉迷。倘若我们能够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习,严格按照SMART原则精心规划,那么就能将学习巧妙地转化为如同游戏般充满吸引力的活动。
就好比你在背诵单词,运用番茄钟,每专注25分钟记忆一组单词,随后休息5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每成功记住一个单词,就仿佛在游戏中成功完成一个小任务,内心会收获相应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坚持这样的微习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你在学习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乐趣。微习惯恰似一个个微小却至关重要的齿轮,尽管单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彼此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着学习这台庞大机器高效且顺畅地运转。
四、动机激发:点燃学习内驱动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动机这一关键要素。福格行为模型明确指出,行为等于动机、能力与提示三者之和。若要提升内部动机,我们可以巧妙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未来的自己与当下的自己进行对比,从而清晰地看到差距。例如,在高中时期,你可以将清华大学的图片精心贴在自己的课桌上;步入大学后,你可以把理想工作所在的城市与公司信息醒目地贴在显眼之处。
除此之外,我们要努力让内部动机足够强大,使其能够完全压制住即时欲望。比如,为了达成更为宏大的目标,像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为了成功塑造角色,在短期内毅然减重或增重几十斤;又如有位女明星为了出演某部电影,不惜直接减重100斤。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是因为清晰地看到了目标达成后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所以能够毅然克服短期的愉悦诱惑,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更大的长远愉悦。此外,融入那些对自己满怀期待的人群之中,例如父母、伴侣给予的认可,会为我们带来强大的鼓励与积极的启发。
以准备考研为例,你完全可以将心仪院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图片精心设置为手机壁纸,让它时刻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以此不断提醒自己目标所在。当你偶尔心生偷懒念头时,只要想想考上研究生后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所激发出的强大动机,便能促使你轻松克服当下刷手机、睡懒觉等即时欲望。与此同时,家人始终如一的鼓励和支持,也会成为你坚持不懈的强大动力,他们饱含期待的目光,就像温暖而明亮的阳光,一路照亮你奋勇前行的道路。
五、有效提示:触发学习行动契机
再来说说提示,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是引发行动的关键信号或重要提醒。斯蒂芬·盖斯所提出的时间刻度表,尤为适合那些自律性极强的人,就像康德,他始终如一地严格遵循每日作息,以至于邻居们甚至会以他出门散步的精确时间来校准自己的钟表。
除了时间刻度表,还有一种行为习惯联系的方法也颇为有效。这种方法是将日常生活中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巧妙串联起来,比如起床后紧接着做什么,刷牙后又该做什么,如此一来,做完一件事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一件事。这种方式更具灵活性,便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轻松执行。
在学习时,如果我们想要全身心地专心看纸质书或全力备考,就应当将手机放置在较远的地方,让容易引发分心的行为难以实施,而将书籍放置在随手可及的位置,从而有效增加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这同样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提示。在福格行为模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相较于动机,能力和提示或许更为关键。
假设你每天早上起床后,习惯性地先喝一杯水,随后就开启背单词的学习模式,久而久之,喝水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就会逐渐成为启动背单词学习行为的提示信号。又比如,你特意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当你在学习过程中偶尔分心,想要拿手机时,就会因为距离较远而打消念头,从而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这就是通过巧妙改变环境设置提示,进而有效引导自己学习行为的生动实例。
六、刻意练习:铸就强大学习能力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刻意练习这个核心要点。大脑所具备的适应能力着实令人惊叹。以伦敦出租车司机为例,他们堪称世界上最难胜任的职业之一,因为伦敦这座城市被河流从中穿过,横跨着九条桥梁,整个城市道路布局错综复杂,断头路随处可见。许多人需要历经长达一年的严格训练,才有可能胜任这份工作。研究发现,经过如此严格的训练后,他们大脑中负责空间导航的特定部位显著增大。
同样地,钢琴家等音乐家,他们大脑中控制手指的区域相比非音乐家也明显更大。虽然早期开始训练可能效果会更为显著,就如同幼枝在生长初期更容易弯折塑形,但请记住,人生的任何阶段开启训练都不算晚,因为人的大脑自始至终都处于持续塑造的动态过程之中。大脑遵循着复利原则,恰似马太效应和二八定律所描述的那般,对于我们擅长的事情,经过持续训练后,其水平提升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当擅长者与不擅长者同时学习一个新事物时,在单位时间内,擅长者提升的速度会比不擅长者更快。
以学习乐器为例,从小便开始练习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指的灵活性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会不断积累并强化。但即便成年后才起步学习,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只要秉持坚定的信念,坚持刻意练习,大脑依然会发生积极且显著的变化,演奏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升。这就如同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播种,尽管播种的时间存在先后之分,但只要我们精心培育、悉心照料,都能够迎来收获的季节。
总结而言,一是要严格遵循SMART原则,二是要始终保持持续且全神贯注的努力,不断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将挑战度维持在20% - 30%的合理区间,同时积极寻求高段位导师的专业指点,从而清晰明确自身的擅长与不擅长之处。充分发挥长板优势,而非盲目地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弥补短板上,因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长板效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追求高效学习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务必充分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深度挖掘自身潜藏的无限潜力,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跃。
在众多学习方法中,我尤为推崇番茄钟。《学习之道》作为美国经典学习书籍,对其原理有所阐述。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至关重要。神经元呈网状结构,恰似盘丝洞一般,新信息与旧信息在这个网络中相互关联,每条信息都如同蛛丝,与其他信息相互连接,一个信息可以与多个信息产生联系。
不过,用盘丝洞比喻或许不够精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更能说明问题。如同高速公路比国道通行速度更快,信息高速公路能让我们快速实现知识迁移,将生物学、物理学、文学、政治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巧妙相连。以语言学习为例,当我们扎实学好第一门语言,掌握其语法、时态等特征后,再学习第二门语言便会轻松许多。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优势在于提升我们的创新性与想象力,这在学术研究、科学创新以及创作写作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例如,亚里士多德在洗澡时,偶然观察到皇冠放入水缸后水的变化,从而发现了浮力原理,这便是创新性思维的体现。
这也解释了为何专注如此重要。若我们不能全身心投入思考,工作记忆就会受限,难以在一定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工作记忆类似压缩包,正常情况下,我们能容纳的信息单元有限,大概三四个,但通过联想、比喻等方式,我们可以拓展工作记忆的广度,如同将信息压缩,使我们在有限的位点上能容纳更多内容。这就好比玩杂耍,未压缩时像抛苹果,一次能抛的数量有限;压缩后则像抛米粒,同时能处理的信息更多。
这里不得不提跨学科思考,它与芒格的多元性思考模型相关。我们应积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从化学课的角度思考不同学科,这有助于提升判断力。面对创新性或实际问题时,单一学习方法往往捉襟见肘,此时需从多种角度思考,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方法只是思考的框架,我们要明白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思考如同软件,不同学科知识如同手机里的各种软件,共同构建我们的思维模型。例如,计算机工具能简化思考,日历、笔记本等工具能辅助记忆,跨学科知识也能在处理问题时,帮助我们将信息压缩,如同玩杂耍的人能同时处理更多物品,从而发现新的知识,如物理学常识。像霍金在思考宇宙天体力学时,运用大量物理学公式,将各种现象建立联系,若工作记忆不广,就难以实现这种关联,创造性也会大打折扣。
除了专注思考,发散性思考同样重要。当看到一个常规事物,如杯子,我们可以拓展思路,思考它除了装水、插花、当笔筒外,还能有什么用途,比如当乐器、制作投影仪等,这就是发散性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多回忆学习内容、变换学习时间和地点来强化这种思考方式。每次回忆能提高内容的记忆度和提取效率,在不同环境学习能减少记忆与周围信息的过度关联,在考试时更易提取知识,增强记忆牢固性。而且,在走路或处于不同环境时,我们可能会产生更多新奇点子,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头脑风暴是进行发散性思考的有效方式。当与他人共同讨论问题时,大家不断设想、提问,就像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那样,以核心职业为中心,通过思维导图向外拓展,发现更多可能性。思维导图能压缩工作记忆,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信息间的联系,梳理逻辑,就像给思维拓展了内存条。
阅读方面,不同类型的阅读方式各有其用。阅读书籍时,先通过检视阅读,查看目录、前言,快速浏览关键段落和章节,了解书籍主要框架,判断是否值得深入阅读,并提出自己想从书中获取答案的问题。对于经典书籍,如《红楼梦》,则需进行分析阅读,逐字逐句研读,全面把握场景、人物和情感描写,反复琢磨关键语句和主旨。主题阅读是快速掌握系统性知识的好方法,若想深入了解某领域内容,可将相关书籍全部找来,同时对比、类比阅读,比较不同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例如学习学习方法,就可购买多种相关书籍,对比其观点,搭建适合自己的模型。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有人学完后喜欢通过费曼学习法讲出来,有人则倾向于写下来,若不想写,也可在脑海中回想,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复浏览,以提升记忆效果。
再回到心理表征。心理表征类似于对自己的监控,如同前文提到的三个层面,即认识自己的认识、思考自己的思考、监控自己的监控。以医生看病为例,医生需从众多症状信息中找出关键特征,匹配可能的疾病。这与象棋大师的学习过程类似,象棋大师下棋后不仅复盘分析自己的表现,还会关注情绪、局势等,思考如何优化步骤。通过反复复盘,他们在脑海中积累大量模组,当下棋时,能从抽象棋局中快速匹配类似情况,指导下一步行动。学习亦如此,若没有明确方向,就容易迷失。我们要思考自己处于哪一层思考,第一层强调努力,第二层注重方法,第三层关注自己是怎样的人。如果总是将原因归结于外界,不从自身找原因,就难以提升自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方法固然重要,能让我们高效学习,但我们更要思考自己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学习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明确所学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否能为自己和社会带来价值。我们不能只注重方法,还要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走向何方,这如同哲学的三大基本疑问。心理表征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所处的层次,不断调整和提升自我。
记忆,无疑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基石。它不仅是新知识与旧有信息建立联结的桥梁,更是我们进行联想、类比、比喻等思维活动的基础。可以说,若缺乏丰富的记忆储备,我们便难以将新接触的信息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想象一下,记忆恰似一个个 “钩子”,过往所学的知识便是这些钩子,它们能够将新的信息 “勾住”,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与拓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我们不妨将记忆的构建类比为拼图。假设我们有一张拼图形式的图片,每个拼图块就如同一个知识组块。如果单个组块是圆形的,没有明显的棱角,那么它与其他组块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困难,因为我们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也就大大降低了相互连接的可能性。
相反,当我们把知识整理成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组块时,比如组块呈现出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它们便更容易与其他组块相互拼接。当这些组块成功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片时,这张图片作为一个整体,也会形成独特的 “棱角”。此时,如果我们善于将其迁移并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就如同将这张图片放置到更大的图片系统中,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合。这样一来,在我们需要提取或索引信息时,就能更加高效,避免了像在一堆图片中盲目逐张查找那样的繁琐与低效。
这一过程其实与斯科特·扬提出的 “信息高速公路” 概念相契合。通过将知识以有组织、有逻辑的方式进行整合,我们能够借助学科之间的类比与连接,实现更为高效的学习。这种基于整体组块的连接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与整合更加迅速,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习的根基,更是实现知识联结与扩散的关键,能够帮助我们将新学内容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而艾宾浩斯记忆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记忆策略。该方法强调,在学习新知识后的5分钟,就应马上进行回忆。这里所说的回忆,最好是通过在脑海中主动重现所学内容来完成,而非仅仅看着材料进行阅读。这种主动回忆的方式,能让我们在脑海中初步构建起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初步掌握。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所规划的时间节点,即学习后的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等进行复习,我们能够显著延长记忆的保持时间。之所以强调反复记忆,是因为这是一个将工作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过程。通过多次重复提取信息,我们能够依据脑科学原理,实现知识从短期存储到长期巩固的转化,这对于我们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与转化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以英语单词学习为例,我们可以将单词置于句子之中,再把句子融入完整的文章里去理解,这样能够加速对单词的掌握。同时,利用词根记忆法,将具有相同词根的单词组合起来进行记忆,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记忆方式。这种方法与前文提到的 “相机系统” 分类存储信息的理念相似,能够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记忆效果,提为什么在探讨记忆之后,紧接着要讲联想呢?实际上,记忆与联想就如同一体两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接下来,我想谈谈记忆过程中的一种类似脑图运算的机制。
以特斯拉为例,他天赋异禀,思考问题时具备极强的逻辑性,在脑海中针对机器形成了清晰的心理表征。当他审视一台机器时,能够如同在脑海中构建了一套精密的模拟系统,清晰地呈现机器各个部分的运转情况。就像人体由多个系统协同运作,如学习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特斯拉眼中的机器,其齿轮、各个模组等部件,也仿佛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他脑海里同时有序运转。
这与我们的学习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考试场景中,如果试卷布局使得难题的得分比例较高,那么我们不妨先着眼于难题。先尝试主动思考,投入两分钟时间钻研。倘若两分钟后仍无头绪,便切换为发散思考。若依旧无法解决,暂时搁置,转而去做简单题。在解答简单题的过程中,大脑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有时反而能触发灵感,此时应立刻返回去攻克难题。这种灵活切换专注思考与发散思考的方式,就如同烹饪时,并非按部就班地先煮饭、再炒菜、最后切菜,而是同时准备食材,在煮饭的同时洗菜、切菜、煲汤,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将记忆与故事、联想、比喻相结合,益处多多。以我们熟知的物理公式F = ma为例,我们可以将F想象成一股力量,m比作一块石头,a则如同向上的箭头,仿佛这块石头在力的作用下向上飞起。又或者把a联想成坐在汽车里突然启动时,身体感受到的那种被推动的力量。当我们做物理题时,把整个解题过程想象成一个故事,就像在脑海中进行一场实验,将关键要素串联起来,赋予它们故事与意义。比如涉及到宇宙常数等重要概念,在脑海中模拟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推演公式的过程,让这些数字和概念像电影般在脑海中生动呈现。如此一来,解题时就如同播放电影,灵感自然涌现,同时还能减少工作记忆的负担。
为什么要强调将信息转化为图片呢?因为我们的右脑在记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右脑源自人类早期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其记忆能力十分强大。例如,我们在走过一个陌生地方后,可能只需走两三遍,就能记住路线,一些经验丰富的司机便是如此,他们充分利用了这种祖先传承下来的能力。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记住大量关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信息,以及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些大多以图片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右脑记忆法,将知识转化为图片,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法,进一步强化记忆效果,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高学习的逻辑性与条理性。
在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我一直学,却怎么都学不好。”这种情况颇为常见,实际上,这与我们大脑神经元的构建过程息息相关。就如同建造一堵墙,开始时,我们的学习状态类似尚未凝固的水泥,不可能一口气连续学习十个小时,而不顾及大脑的承受能力。
大脑神经元的搭建需要时间,就像水泥需要干燥凝固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持续学习,而应采用分散练习的方式。相较于把所有学习任务集中在一天完成,每天学习一点,效果往往更好,这正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核心要点之一。艾宾浩斯记忆法强调,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能让记忆更加牢固。
李尚龙在其著作中分享过一段学习外语的经历。当时他苦苦学习外语却不见成效,甚至向老师发脾气。老师反问他,为何急于短期内就把语言学好,毕竟他才学了几个星期。后来在一次聚会上,他看到有人使用翻译笔轻松实现语音转文字,这让他意识到,并非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学习也可以借助工具辅助。就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专业分工、外包”理念,在学习上,我们也可以借助工具来减轻负担。
以骑自行车为例,起步时往往较为困难,但当达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平衡就变得相对容易,甚至可以双手放开。学习同样如此,初期神经元的搭建至关重要,若没有给予足够时间巩固,后续的学习就会如摇摇欲坠的墙,难以稳固推进。
回到学习方法本身,我们应将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并针对这些小目标反复练习。只有当我们把每个小目标都练熟之后,再推进到下一步。这不仅符合“具体可衡量”的指标要求,还需要有高段位的老师指导。若没有合适的老师,借助人工智能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今,人工智能已得到广泛认可,在办公和学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知乎推出的AI工具,以及李一舟等对AI使用的强调,都凸显了AI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趋势。
说到具体的学习实践,我们可以借鉴斯蒂芬·盖斯提出的微习惯理念。通过制定时间刻度表或行为关联的方式,每天持之以恒地执行微习惯。这些微习惯足够小,几乎不依赖能力就能轻松完成,符合福格行为模型中行为发生的条件。当完成微习惯后,我们会获得自我效能感,感受到及时的反馈和愉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费曼学习法。将所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确保连三岁小孩都能理解,同时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等方法,这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最后,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法曲线,定期复习巩固,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样一来,我们将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从目标拆解、借助工具、培养微习惯,到运用费曼学习法和艾宾浩斯记忆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克服“一直学却学不好”的困境。
在深入探讨学习方法的领域中,斯科特·扬于《如何高效学习》里着重阐述的整体性学习法,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方法精妙之处在于,它高度模拟了大脑中神经元借助电信号进行复杂且有序连接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不妨将不同学科或知识模组类比为字母,例如a、b、c、d、e、f等。在学习过程中,当遭遇问题时,大脑就如同一个高效且协同的运作系统,会促使这些“字母”进行多样化的排列组合,实现多脑区的协同联动。举例来说,当我们从政治地理学科获取了知识模组a,通过类比联想的机制,a会主动“探寻”其他由字母代表的知识模组,诸如历史、物理、数学等(分别对应b、c、d等),从而达成跨学科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