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了一趟美食一条街。此街西入口,建有一座高大的龙门,龙门上金光灿灿的文字倒是挺显眼。让人冷眼一看,就有胃口大开的感觉。此路段非繁华街道,故街道两边车辆停靠得不少。这恐怕是大都市皆有的街面风景吧,私家车停泊街巷两边,电动车与摩托车则布满了人行道上。其实,美食一条街更准确地讲,应该称美食南侧半条街更为贴切。因为这条街北侧靠西端,很长一段街面并没有店铺与饭馆,南侧倒是小吃店、饭馆、特色小吃标牌门店连成一片。
最早映入我的眼帘就是“陕西十三:肉夹镆”,从外面观看该店的门头仿佛能够读出它的古色古香来。我为何对它印象深刻情有独钟呢,因为这样的店铺在我的老家那小镇上就有这样的分店。我想这应该是一家全国范围内的连锁店吧。在我印象里,自己好像没有吃过;在孩子他爷爷病重之际,我倒是给父亲买过。老人家吃得津津有味。我想陕西这一特色风味小吃一定蛮讲究的,独具风格,不言怎会连锁店遍布大江南北。
还有一处门店,门脸不小:“过桥缘过桥米线”名号倒是蛮有特点的,我反复琢磨也没有弄明白其中含意。米线在我们老家也有门店,但规模都不大,一般都是临街一间门面房而已。我第一次吃米线不是在老家,还是在青岛一家规模不小的快餐店里吃的。清新爽口,韧性十足,蛮有嚼头,别具风味,第一次吃它印象还挺深刻的。
再就是烧烤店的招牌比较多,五花八门的名号倒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我想烧烤恐怕没有什么独特风格,全国范围内的烤法大概都差不多。这条街其它门店,门牌都各具特色,醒目雷人字眼让人耳目一新。唯独烧烤门牌稍有逊色,其名讳也不太讲究。
当我走到此街中段时,看见“见鲜包子”门店前有十几人在排队,等候买包子。一路看来,唯有此家门前若市,顾客盈门。现在正是下午四时左右,大家就早早来此排队购买包子,可见此处包子必定不同凡响,口味独特,久负盛誉名声在外,否则怎会如此红火。
还有一些饭馆名号还挺别致的,什么“老夫土菜馆、民俗文化主题酒店、香云阁”等,看着都挺雷人。我只在街上走马观花一掠而过,未亲尝菜品的风味,不好妄加揣测。从此街区的门楣与规模上看,规格当属中等,各主食菜肴应该价廉物美。有兴趣的游客不妨一试。
此街没有一家大宾馆,可以想象到它服务的对象应该属于中产人士与普通群众。品味相对适中,价格应当合理,应是往来客商与旅游者光顾的好去处。
此处位于市中区,南侧为英雄山公园,地下有银座地下商贸城,四周商铺林立,居民楼麟次林栉比。在这里设置此美食一条街,应该是独具慧眼。
此街并不长,五六分钟即可从西走到东端。从外观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在一些布局上,有些地方还赶不上我们家有些商业区的繁华与耀眼。但我相信,此处的经营品质、经营理念和收入情况,非我们那个小地方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