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话是:买卖不成仁义在。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护,意义远大于成交那一单生意。
作为一枚学生党,其实还没做过真正意义上岗位的事,长期以来活动范围都在学校,心里一直记得麻麻说的这句,其实是这句: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做班级干部,做学生组织干部,做勤工助学,做暑期实习,因为有之前走好的路,所以会越走越容易,越走越顺利。
这些工作其实都不难,或者耿直点来说,实在是不要太简单,完全就是高中生初中生也能上手的事情。
可是慢慢的,最初一起做同样事情,却分流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有觉得实在枯燥,干了小半年就退出的,或者是不定期失联,开玩笑总能冒泡,谈正事一溜没影的。甚至怕后续再有“麻烦”,索性连号码都换掉了。
印象也只停留在,哦,我们开学聚餐时候一起吃了饭,跑了腿,送文件,借教室,不过,可是有一阵子没见了。
后来,在学期结束的庆功聚餐,在期末总结大会上,在以后的重要活动上,我们再也没见过,想一起吃个饭都找不到人。
还有一拨人,一直坚守在职位上,从普通同学变成副班长,变成班级主要负责人,从普通干事慢慢变成在组织里说的上话,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完成项目的leader。
开始都是跑腿,慢慢能上手,接触到学习到技能,处事能力都有很好的提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人缘特别好。
大家都是明眼人,呆得久了,每个人脑门上都贴着“靠谱”和“不靠谱”的大字,这两种字的人,也越来越不同了。
到了毕业时候,也是这些平日有联系,“靠得住”的伙伴们,拿到很好的offer,考上了重点机关的公务员,上了名校读研深造。
可贵的是,我们的联系从来没有切断过,群没有解散,联系方式换了,也会先跟大家打个招呼,生怕自己“失联”,以后联系不上组织。
时不时丢个红包热闹热闹,能小聚就小聚,一群”靠谱“的人深深抱团在一起,聊聊往事,谈谈近况,互相帮点小忙,遇到一些困难,也会第一时间得到朋友的助攻。
时间像筛网,一点点将最契合的伙伴放在身边,留在心间。
多多的“一拍即合”,别轻易“一拍两散”。
感谢彼此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