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七〇】迫于事势困于精力如何致良知?良知不分有事无事
来书又云:师云:「为学终身只是一事,不论有事无事,只是这一件。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分为两事也。」窃意觉精力衰弱,不足以终事者,良知也。宁不了事,且加休养,致知也。如何却为两件?若事变之来,有事势不容不了,而精力虽衰,稍鼓舞亦能支持,则持志以帅气可矣。然言动终无气力,毕事则困惫已甚,不几于暴其气已乎?此其轻重缓急,良知固未尝不知,然或迫于事势,安能顾精力?或困于精力,安能顾事势?如之何则可?
「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之意,且与初学如此说,亦不为无益。但作两事看了,便有病痛。在孟子言必有事焉,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一事。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故「集义」亦只是致良知。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故「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而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若云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者,亦是先有功利之心,较计成败利钝而爱憎取舍于其间,是以将了事自作一事,而培养又别作一事,此便有是内、非外之意,便是自私用智,便是「义外」,便有「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病,便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慊之功矣。所云「鼓舞支持,毕事则困惫已甚」,又云「迫于事势,困于精力」,皆是把作两事做了,所以有此。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欠诚一真切之故。《大学》言「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曾见有恶恶臭,好好色,而须鼓舞支持者乎?曾见毕事则困惫已甚者乎?曾有迫于事势,困于精力者乎?此可以知其受病之所从来矣。
许舜屏云:“既云‘不为无益’,又云‘便有病痛’,前后语似相矛盾。”
[译文]
信中又说:“先生说:‘为学终身只是一件事,不论有事无事,也只是一件事。若说宁可不处理事情,也不可不培养本源,这就分开成为两件事了。’我认为感到精力衰弱,不能做完事的,就是良知;宁可不做事,也要去修养本心,即是致良知。怎么却成了两件事呢?如果有突发事情,就不能不处理,就算是精力衰竭,稍鼓劲也能坚持下来,由此可知,意志还是统领着气力的。然而此时的言语行动终究有气无力,事情做完了就疲惫已极,这不几乎等于是在滥用气力吗?此间轻重缓急,良知固然不会不明白,但是有时迫于形势紧急,岂能顾及精力呢?有时筋疲力尽,又岂能顾及形势呢?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我当初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的初衷,是针对初学者的,对他们这样说也不能说没有好处。但把做事情和存养本性分成两件事来看,就有问题了。孟子说“必有事焉”,是说君子之学终身就是“集义”这一件事。义就是宜,心做到了宜那就是义。能致良知那么心就能感到宜,所以“集义”也就是致良知。君子酬酢万变,当做就做,当止就止,当生就生,当死就死,期间的斟酌调度,无非是得到真知,以求意诚心安罢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勉强做自己才智不能胜任的事,都不是致良知。而凡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所以增益其所不能”的人,均是为了致良知。如果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也是因为先存了个功利心,计较成败得失,尔后做出的爱憎取舍,是把处理事情当成了一件事,而把存养本性又当成了另一件事,这就是有了重视本心而忽视做事的心态,就是把才智用到私欲上了,就是把义看做外在的东西,便会有“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弊病,就不是致良知以求心安意诚的功夫了。你所说的“鼓舞支持,毕事则困惫已甚”,以及“迫于事势,困于精力”,都是把处理事情和存养本性当做两个事儿了,因此,才有这样的结果。凡是做学问的功夫,精一就是真诚,一分为二就会虚伪。这都是因为致良知的心还不够真切的缘故。《大学》中说:“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有谁讨厌恶臭、喜欢美色还需要鼓舞振作的?你见过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会觉得疲惫不堪吗?何曾会有被事势所逼而精力不够用的人?由此,你就可以知道病根从何而来了。
释疑:
欧阳崇一这一问,也问出了许多人的病根,总是在身体和工作之间摇摆,背后还是毁誉得失,贪功图利的私心作怪,根源还在有功利计较得失心在。
做事与存养本原其实并不矛盾,实际上是一件事。问题的实质在于事情当不当做,应当做事就做事,即使精力衰竭,鼓鼓劲也能坚持下来。君子酬酢万变,当行便行,当止便止,当生便生,当死便死,这样斟酌协调,无非都是致良知。如果做事时顾忌自己的精力,忧虑成败,则可能逃避,逃避之后又心怀愧疚或悔恨,所以更觉无力;或者勉强去做,心中有着种种顾虑,自然精力耗散,事情自然也做不好。
做正确的事就是集义,就是致良知,就是存养。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这里义是合理、你心得到合理的状态就叫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所以“集义”亦只是致良知、君子应酬碰见万干事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踏实、充实)而已。
凡学问之功,你要做精一的功夫,你就会得到诚,如果你一分为二、分内外、你得到的就是伪。
“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这是一种“能”,本能,不需要鼓舞支持,所以要在“能”上做功夫,一定要回到“能”上来,好好色这种“能”,你把它扩充下来,你对待别的事情也能用上这种“能”,你就进步了。
迫于时事困于精力,完事儿了累得不行,这些都是你把心和物分开了,分作了两件事,你的病就在于你不够精一,你没有在你的“能”上下功夫。你往回走、往心里走,就能把事儿拿到心里来。你还需继续精一,向至诚去努力。
批注:
①许舜屏云:“既云‘不为无益’,又云- ‘便有病痛,,前后语气,似相矛盾。”
②持志。《孟子·公孙丑篇》第二上,第二章云:”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s持其志,无暴其气。”,
③暴其气。同上注。
④必有事焉。参看第八十七条,注二。见《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⑤集义。参看第四十条,注一。,见《孟子·公孙丑上》: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⑥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第十四章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⑦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二十八章,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语又见《易经·艮卦·象传》。
⑧凡谋……所不能也。欧阳修(一〇〇七至一〇七二)《欧阳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本)卷十五《秋声赋》 (页四上)曰:“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⑨语本欧阳修《秋声赋》:“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十五)
⑩增益其所不能句。语见《孟子·告子篇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第十五章)
⑪参见《与王纯甫》:“吾安能小不忍于纯甫,不使动心忍性,以大其所就乎?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唯恐火力锤锻之不至。既出其冶,金亦自喜其挫折锻炼之有成矣。某平日亦每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后虽稍知惩创,亦惟支持抵塞于外而已。及谪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也。……汪景颜近亦出宰大名,临行请益,某告以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全书》卷四)
⑫自私用智。参看第一四五条,注十。
⑬义外。参看第一三三条,注四。
⑭不得于心,勿求手气。参看第八十一条,注二。
⑮谦。与本文两“慊”通用。
⑯自慊句。语出《大学》第六章。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