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有一篇教材课的课程论文。特意找了洪炜2008年的这篇文章做参考。
本文结合教材评估的理论方法,对《博雅汉语》起步篇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不足,以期对以后有所促进。
总体框架
教学对象、目标+编写原则+编排体例
总体来看:
不足:一开始没有给出教材使用说明,对于每课的学时、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未给出提示。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的,如陈贤纯《汉语强化教材》2006,有表格、单独说明。
词汇
词汇总量
不含课后练习补充生词,I册词汇量664个,II册词汇量721个,II册比I册增加57个,增加8.6%。
按照《博雅汉语》四个阶段对词汇量的要求,初级设计词汇量1000左右,达到HSK三级水平。目前,I册+II册,超出设计目标。
平均课词汇量
I册平均课词汇量22个,最少13个,最多26个。
II册平均课词汇量29个,最少23个,最多29个。
列表生词数量分布表
I册 15个一下 16-20个 20-25个 26-30个 31-35个 35个以上
II册
杨德峰(1997)刘珣(2000)认为:
本教材,II册与I册形成较合适的增长梯度。
词汇等级
生词等级分布表
甲乙丙丁超纲词比例
I册 II册在生词难度上有较为明显的区别,I册甲级词的比例显著高于II册甲级词。乙丙丁的比例显著低于II册
超纲词的比例,I册II册基本持平。
从实现该教材所定的教学目标来看,即学完I册II册可达到HSK三级水平,即具有初级汉语水平,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1033个甲级词。
但统计显示,I册II册的甲级词总和为814个,只占大纲甲级词比例的78.8%。甲级词的覆盖率偏低。
刘英林(1995)指出:在编写与甲级词相对应的教材中编入词汇不少于85%
造成本教材,词汇量充足,但甲级词补足的主要原因是越级词的比例偏大。为了不增加生词总量,我们认为,应该要尽量避免越级词的出现。
对于超纲词,要视情况而定。如该教材收入了“手机、酒吧、购物、贺卡、超市、小区”等现代高频词语,使整个教材的词汇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收到学生欢迎。但另一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如“烙饼 巴掌 扎啤 中指”等则没有必要在初级阶段的教材中出现。
词汇解释
根据课文用例、有针对性地标出词性,给出对应的英文解释。
语言点
数量与等级
I册II册覆盖了所有甲级语法,涉及了部分乙级语法。每课选取2-5个语言点,平均语法点超过3个。
本文认为,某些课文的语言点容量过大。列举一二。
语言点的注释
说明简短、多用公式。有利于学习者理解。
但另一方面,为追求简明,有的语言点解释力不足。列举一二。
个别解释可能会对学习者产生误导。
洗得干净 (能洗干净)洗不干净(不能洗干净)
语法点例句
例句形式单一。
例句和释义不符。列举一二。
课文
体裁和编排
本文认为合理。有利于……。
课文难度
通过字数和平均句长两个指标来考察教材课文的难度。每个单元选取一课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将对话体和短文分开。
总体来看,对话体、短文的字数都递增。
对话体的平均句长也递增。
短文的平均句长未见递增趋势。
张宁志(2000)认为测量句长是一种能有效将教材进行入门、初级和中高级三级粗分的方法。
课文对语法点的复现
本教材的一大特色,对语法点的复现相当出色。
课文题材
II册后半部分的短文选材。总体风格多样、广泛,既有哲理思辨,又有情感抒发。但有的课文过于含蓄,不易理解。列举一二。
练习
题型与编排顺序
题型多样,避免单调重复。
顺序
理解性、机械性、活用性
练习内容的设计
不易师生理解、操作。列举一二。
版面设计
有助于提高兴趣。
个人感悟
2008年的课程论文,发表在海外华文教育。提升了我写寒假作业的信心。不过现在已经2017年了,这么简单的,恐怕不过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