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很多人因为《被讨厌的勇气》接触到阿德勒心理学,开始学习了解阿德勒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阿德勒尤其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本《孩子的教育》就是阿德勒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围绕人格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关键词,详细解释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带领广大父母开启积极的教养之路。
书中有一些话题论述也非常符合现代儿童教育的热点,例如:“多胎家庭”、隔代带娃、“别人家的孩子”、同学竞争、留级跳级、厌学逃学、性别教育等等。
-
1 学校不是洪水猛兽,父母也绝非妖魔鬼怪
纵观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
大概直到近十年,心理学才开始真正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并且掀起了一股全民谈论的热潮。
在此之前,父母养育孩子,首要是确保孩子生存,其次就是让孩子的品行符合社会的规矩。
能够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父母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父母皆祸害”被推上风头浪尖,似乎每一段不幸都直指原生家庭。
当然,这样说其实也并不是毫无根据,一些童年事件导致的认知偏差,确实会影响成年人的心理。
在心理学中这是典型的“原因论”。
但其实父母也很无辜,一是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啊,还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况且恰好又赶上了“计划生育”的一代,连个“试错”的机会都没有;二是这一代父母自己都是在放养中长大的,他们在子女身上的教育方式,实际上也是他们在自己成长经验中形成的,这要是都往上“找原因”,他们的苦又上哪去说呢?
所以,我们还是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出于本能对孩子好的,只是可能缺少一点科学的养育方法。
还有一段时间,校园暴力事件频繁被爆出,教师体罚、同学霸凌,让家长又忍不住担忧,一个好端端的孩子交给学校,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自己还没有小孩,但我当时爆发出一种非常强烈的生育焦虑——
父母尚且可以通过学习去好好养育自己的小孩,那把小孩交给学校、交给社会之后呢,谁能保证他不会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遇到“迫害”?如果对小孩造成了阴影又由谁来负责呢?
后来想想觉得自己好笑,为一个还完全不存在的小孩担忧,不过这大概这就是母性的本能。
一个孩子在学前年纪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个人的生存方式,之后进入学校最初接触到社会,可能会对原有的生存方式进行修正。
所以对于孩子而言,原生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就非常重要了。
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对于上述问题,阿德勒给出了解答:
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
-
2 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
常常有家长感叹,这一届孩子太难带了。
打不得,骂不得,表扬不得,管不得,但自家孩子哪能不管,搞得家长焦头烂额。
外在社会又“危机四伏”,总怕哪又给孩子留下了阴影,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虽然能够理解这些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爱,但成长终究是孩子自己的课题,而不是家长的课题。
孩子从出生开始,“自卑感”就随之出现了。
从而,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追求“优越感”开始萌芽。
在“自卑感”的推动下,人类不断追求“优越感”,追求成功,追求完美。
这种内心目标契而不舍的追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
别看小婴儿弱小,甚至还不会说话,但有些时候甚至能够把大人拿捏得死死的。
例如有些孩子需要大人抱着才能睡觉,刚开始的时候很好哄;过了一段时间,大人常常发现孩子变得很精明,学会了装睡,每次以为孩子睡着了,刚放回床上,才发现孩子正瞪大眼睛看着你呢,可能还伴有一个“蜜汁”微笑。
因为这种力量,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孩子天生就能够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并且有能够完成成长的课题。
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因为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
我们要的是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需要在一些关键节点和孩子遇到困境时给予一些正向的引导。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孩子初入社会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就是开始上学或幼儿园。
孩子接触到了更多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各不相同。
如何去与这些小朋友相处呢?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与其他同龄人相处,当然就会产生对比。
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遇到失败。
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孩子的“自卑感”可能演变为“自卑情结”,孩子在进行自我补偿、追求优越感时可能会“误入歧途”。
在这样的时刻,正向养育的方法是让家长对孩子鼓励、支持、陪伴,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而不是一味超越别人;引导孩子自己克服困难,而不对父母产生依赖;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而不是失去信心,从此遇见问题就绕道走……
父母要引导孩子自己产生的,正是融入集体、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
这样的勇气伴随孩子成长,今后成年之后真正独立进入社会,在面对更大的挫折与困难时,依然能够独自很好地应对。
-
3 拥抱内心的小孩,追寻勇气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个人认为这本《孩子的教育》不仅适合父母和教师来学习,对于没有孩子的成年人来说同样适合。
因为父母和教师只是身份角色,而儿童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必然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毕竟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在这本书中多少可能会找到一些自己童年的影子。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回到童年去“兴师问罪”,这样就又陷入“原因论”的陷阱中了。
虽然这本书中没有提到,但阿德勒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目的论”。
“目的论”并不是不去关注这些“童年阴影”,而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些“童年阴影”。
简单来说,“我没有自信,是因为童年时父母造成的。”这就是“原因论”。
而“目的论”是说,“我之所以没有自信,是因为我需要我的不自信,这样就可以把一切失败归结于父母了。”
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利用自己的不自信来掩盖一些可能存在的真实原因,所以我们也时常说,“如果我能够自信一点,那么我就一定可以成功。”
这两种观点看上去都归因童年,但实际上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原因论”指向过去,已经发生既成事实,无法再改变。
而“目的论”是当下为我的目标服务,既然主体是“此刻的本人”,那么实际上就存在了改变的可能性了,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改变,有没有把改变作为新的目的,有没有足够的勇气。
这本书开篇第一句是说,“孩子和成人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自我认知和自我引导。”
因为孩子尚未发展成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成年人的引导。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学习了科学的方法,也是可以进行正确的自我引导的。
不管你内心的小孩是敏感的、卑微的、讨好的、社恐的或是叛逆的,你都可以重新去拥抱他/她,温柔地告诉他/她,“没关系,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存在的意义就是被战胜和解决。”
也可以告诉他/她,“生活不只有工作,你应该多多参加室外运动,和朋友一起玩耍,花些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一点一点,慢慢的,自我疗愈,重新长大。获得自己的勇气。
希望每一个孩子和大人都能够获得自己的勇气。
-
备注:
本书其实没有涉及“课题分离”和“目的论”的内容,但个人觉得有了这两点可以更好帮助父母去理解,不然因为孩子的教育而引发了父母的“压力山大”,或者引发了部分成年人不愉快的“童年回忆”,真的就大可不必了。无论怎样,首先要大人的心理稳定了,才能给孩子创造出更适宜健康成长的环境。所以在本文中提及“课题分离”和“目的论”,作为辅助。
如有不足,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