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鞭炮声,很幸福的又是睡到自然醒。提起大年初一,我不得不说结婚前我真的喜欢不起来,因为在原阳我必须凌晨四点半左右起床,然后跟着妈妈,婶婶围着我们村跑一圈给长辈拜年,等到拜完年天可能才蒙蒙亮,做饭吧太早,睡回笼觉吧又睡不着,干坐着吧又太冷,我不止一次的抗议这种陈年旧俗,妈妈每次都说: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就你天天想点子。于是乎,每次都在鞭炮声中和老爸的敲门声中起床。
记得有一年下大雪,我觉得都能埋住鞋子了,可是依然还是被叫醒走出家门,一脚深一脚浅的拜年,昏黄的路灯,映着鹅毛般的大雪,街上来往的人群,还有在路上滑雪的孩子们,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总之就是不想起床。那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安安稳稳过个大年初一呢,不过那时候也挺傻的,因为我以为全中国大年初一都是需要早起的,要知道奶奶那一辈的人通常三点就起床了,原因是一年就一次。好吧,我理解不了,因为我就不想在大冷天从被窝里钻出来,如果非要找个起床的理由,那就是迫于老爸的威严不得不起来,再者就是可以领压岁钱。
刚结婚那一年我都做好早起的准备了,问先生几点起床,他说睡醒了起来就可以了,我以为他逗我玩呢,我又跑去问婆婆,她说新媳妇不用出去拜年,就给奶奶还有祖宗冢那里磕头就可以了,我意外极了,当然更多的是开心的成分。后来也就天亮了起床跟着婆婆去拜年,但我发现这里又有我接受不了的规矩了,就是逢进门必磕头,我在我家快三十年了磕头的次数也没有在这里一年的多,可能是不习惯吧。
中午忙忙碌碌的炒菜,凉拌菜,感觉时间好紧啊,我把奶奶叫到我家来吃饭,可是奶奶来的时候还没有准备好,无形中有点压力了,不过还好十二点多终于准备好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来吃饭,先生和公公喝酒,我们负责吃,孩子们边吃边玩,忙碌一年了,难得一家人这么清闲自在的吃饭,我觉得这个规矩挺好的。
下午是雷打不动的看书时间,我发现读书打卡群里还有十几个学生坚持打卡,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对个别学生而言,优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这就是进步。所以我给今天读书的学生发了红包,以示小小的奖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一如既往地努力。说句心里话,好爱好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收拾好心情,明天带着孩子回家看望老爸老妈,想他们了,想和他们斗嘴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