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接手一个班级,自然是各种孩子都有的了。好孩子当然让老师爱不释手,赞不绝口,那些平日的给老师找个茬儿的孩子,也确实让人头疼。想想登上三尺讲台这么多年来,平日里关注最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依然是所谓的“后进生”。说实在话,对后进生的影响和感化,我总觉得远远不够。现在回头看看还是因为读的书不够多,缺乏理论的引导、科学的规划;没有投入足够的真心、倾注更多的真情在孩子们身上。之前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如今啃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通过比对,我才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既要“万同”
镇西老师在书中的《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这部分内容是先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指导又有具体可行的可操作性,多好!手把手的教。
理论指导:教育呼唤民主科学和个性。
教育要用心灵赢得心灵,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这其实跟魏书生老师所说的“人格上尊重,情感上感化,生活上关心”不谋而合的。果然,大道至简,高层次的理论其实是相通的。
我真的遗憾为什么没早点走进这些大咖们,没有认真的去看、去读他们的著作,并把他们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结合自己所执教班级孩子情况认真去落实。所幸,现在遇上了,走近了,尚且不算太晚。拿这一学期我们班广祥的主动“以抄代背”来说,我已经从孩子们的细微转化中品尝到了与孩子们走近之后所收获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镇西老师也谈到造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既有家庭的、学校的,也有个人的乃至教育大环境的。和这部分孩子相处时,得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耐心,甚至还得有打长期战的心理准备。
书中谈到万同这孩子在小学时曾经因为课堂上实在是太捣乱,控制不住自己,管控不了自己的缺点,被扇过耳光、吃过粉笔、用透明胶布把嘴贴上、撵出教室等,效果怎么样呢?只能是把这孩子越来越推向边缘化了。当打开这孩子的心灵之后,他竟然说出“我真恨自己”这样的话!由此可知哪怕是班级里最招老师同学不待见的让人恨得睡不着觉的孩子,内心里也有一颗向真向善的弱小的幼苗,他们也渴望做好孩子呀!
想想我班的那个被我戏谑称为“永动机”(永远在动,不管是嘴巴还是身体)的文斌彬,也曾经因为几次课堂回答时正好答到点子上,我当众表扬并给予加分鼓励之后,他那难以置信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笑颜,、他课堂上的尽量收敛,不都说明了这孩子并不是我们外表所看的吊儿郎当、嬉皮笑脸吗?他的动不动下位随意走动,动不动跟前后左右同学说话,更多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呀。设身处地地理解了孩子,并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再刻意用放大镜去夸大,就不信这孩子咱收编不了。
镇西老师用抄《烈火金刚》的办法让万同课堂上管住自己,有事可做,真的是绝了!毕竟这样的孩子多年来课堂上都没有听过课,慢慢的听课的能力在萎缩、在退化。用进废退嘛!像这样的孩子听不懂课却又必须坐在教室里,而且还不允许做其他的事情,这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儿啊。可是孩子却在若干年内日复一日甚至年复一年地忍受这样的痛苦。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换为思考之后,我们自然能够理解这样孩子内心的种种的痛,所以我特别佩服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和这类孩子打持久战的过程中,肯定会遇上刚进步一点点后老毛病又犯了这样反反复复的情况,镇西老师用“报喜单”(报喜不报忧)的方式,不断激励、巩固、强化孩子的进步,进而让他再取得新的进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就是“见效”特别慢的过程。若不能以爱为底色,不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不能静待“花”开,怎能品尝到“润物无声”的喜悦呢?
更要“程桦、王铜”
费事的娃儿、捣蛋的孩子更易引起成人的关注,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班级里。
我也不能免俗,一届又一届花了我更多时间精力的往往就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儿们。无形中,我似乎对班里边最听话的、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给予的关注就少了一些。
看李镇西老师《锻造卓越的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这一部分,我顿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慨,:天哪!我不能顾此失彼了,手背都是肉哇,我怎么没有对优秀生孩子们给予更多关注呢?实在是该打该打!
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中体验的。
我超级喜欢镇西老师的这句话。接到一个班级,看着名单前部分那些优生们,做老师的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他们不是咱自己教育的成果,而是学生家长和前一阶段老师共同教育的成果,到了咱手中应该归零,因为这部分孩子需要从0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
弄清楚了优生所具备的优点尤其是不足,对这部分孩子们的教育针对性就会更强,也有助于这些部分孩子未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一般情况下,优等生(不单单指学习成绩好,还包括品德和其他方面)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比较文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很难有重大违纪现象发生,同时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方法因为比较科学成绩自然也较好,而且这一部分孩子又因为是老师眼中的“宠儿”,自然更容易担任学生干部,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比其他同学有更多机会得到锻炼,因而在同学当中比较有威信。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部分孩子因为智力情况较好,学习上比较轻松,容易滋生自满不求上进的小毛病,或者会有自傲自负虚荣心的情况,最需要关注的是他们因为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中,应对挫折、抗压力等心理承受能力,就不如一般的普通孩子。
想想上学期,班里的颖、萌、秀娟和杰森这几个孩子,在几次考试中,不止是成绩有起伏,颖书写是短板,萌和秀娟实在是太内向,不能跟她们聊两句话,脸红得呀就跟熟透了的苹果一样,杰森我记得有一次周测成绩公布之后立马收到家长的跟进信息:这孩子近期是不是课堂上溜号了?
这几个可爱的娃儿们,我实际上没有和他们有更多的互动(除了学业上的),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都被那群调皮捣蛋鬼给占用的差不多了。下一步我应该更科学的分配我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再扁担一头沉一头轻了。
李镇新老师能把程桦这个原本就多才多艺的孩子给“忽悠”得天天跟打鸡血了一样,硬是逼着自己长成了自己原本最羡慕的模样——班长的就职演说打动了全班同学,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佳绩,毕业后被顶级大学免试录取,刚一毕业。就把涉及自己擅长的领域的国外书籍翻译出来,后来自己开公司,经常与业界巨头一起指点江山………
李镇新老师能把王铜这个超级有个性的(数理化成绩均是顶呱呱,其他学科一塌糊涂,无视班规班纪,平日里桀骜不驯……)孩子引领得有责任,有担当,甚至能在高考前夕主动让出自己的“市级三好学生”名额给同学,不得不说,这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走心教育,从情感上先和孩子们走近,再在人格上给予充分的尊重,生活上持续的关心,孩子怎能不被这样的“以爱为底色”的老师所打动?怎能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对于像程桦这样的优等生,镇西老师引导他: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而现在起就应该比别人多一份努力。所以给这样的孩子推荐更多的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他们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去认识自己的使命。这是多棒的引导啊。这是孩子们终身受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
对待王铜,虽说脑袋瓜特别好使,但是太有个性,缺乏对集体的认同感、对规则的敬畏感。镇西老师直接给出“治病救人”的良药——把纪律当成是对自己的约束,而不是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规范。毕竟约束与规范是有很大不同的。读到这句话,我真的由衷佩服李老师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他的教育智慧俯拾皆是啊!
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且不打算再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就努力的让工作变成爱好,让爱好融入工作。读这些教育前辈们的大作,从中汲取养料,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让工作变得更有成效,让师生相看两不厌,让身心更愉悦………
这样一想,读书的时候是快乐的,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是快乐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快乐的,那么,这草木一生的这一世不也是快乐的,没有白来走这一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