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家吴起
三家分晋以后,各国都磨刀霍霍,极力网罗人才,蠢蠢欲动起来。
在军事上,魏文侯招到了一个顶级强人,这个人把魏国的军队带上了战无不胜的绝高位置。
吴起,魏国人,以兵法谋略闻名于世,是个杀伐果断、贯古通今的奇人。他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当时天下纷乱,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他散尽家财,多方寻求门路,想找一个入世的机会,却一直没有结果,乡里的人都在背后讥笑他,吴起一发狠一口气杀了30多个嘲笑他的人,官府闻讯前来缉拿,走投无路的吴起只好逃离故乡,来到鲁国,投到儒家曾申门下。不久以后吴起的母亲过世了,按照儒家的规矩,这种情况应该回乡守孝三年,吴起根本不管这些规矩,别说守孝了,连回家看一眼都没有。这种行为犯了儒家的大忌,极度愤怒的曾申把吴起逐出门庭,从此和他恩断义绝。
吴起转而精心钻研兵法,后来齐国发兵来攻打鲁国,急需将才的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为将领,但吴起之前已经娶了一个齐国女子为妻,如果让他领兵去对抗齐国,鲁国人难免不放心。急于求取功名的吴起,又一次展现出他心狠手辣的一面,他手起刀落杀死自己的妻子。 鲁国人群情激愤,但齐国大军来势汹汹,鲁穆公最终还是决定任用吴起。吴起迅速打退了齐国的进攻,一战成名。但鲁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吴起这种狂放不羁的叛逆者,天然的跟鲁国人不合拍,尽管他帮助鲁国战胜了敌人,但鲁国人还是看不起他,鲁穆公也经不起众口铄金,开始冷落吴起,吴起只好离开鲁国,回到了魏国。魏文侯唯才是举,立排众议,任用吴起为魏国军队的统帅。
阴晋(黄河拐口,陕西华阴)处的崤函通道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唯一通路,河西是崤函通道北部的高原地带。河西的少梁(陕西韩城市)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掌控着河西局势,自然也成为秦、魏双方拼死争夺的焦点。战神吴起以少梁为根据点逐步出击,在河西地区一路横扫。吴起杀人不眨眼却爱兵胜子,战场上身先士卒,魏国士兵以死效力,魏军所向披靡,在几年之内就成功赶跑了秦国人,把河西地区纳入了魏国版图,并建立起多座城市。魏文侯把这里设为河西郡,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秦人只好退守洛水以西。随后,齐楚秦三国联盟,魏国把主要矛头对准秦国,发动著名的阴晋之战,吴起带领5万魏军大败50万秦军,取得了河西之战的全线胜利,三国联盟因此如鸟兽散,魏国成为毫无争议的霸主。
魏武侯时,公叔痤担任魏国国相,设计赶走了吴起。楚悼王却是有雄心有眼光的君主,马上收留吴起。年轻有为的悼王与雄心勃勃的吴起一拍即合,立即在楚国展开变法,废除贵族世袭制,还把最先进的战法传给楚人。吴起率领全新的楚国军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很快征服了南面的蛮族,接着掉头向北,正面挑战魏国。当时,赵国迁都邯郸,魏武侯帮助赵敬候堂兄弟公子朝攻打邯郸,两国公开撕破脸。吴起发动了有名的“围魏救赵”,在楚、赵的南北夹击下,魏国东部领土几乎全部沦为焦土,这一连串战争延续了三年之久,是战国初期破坏力最大的战争,新兴的楚国成了这一系列战争唯一的赢家,但随后楚国后院起火,拯救了战火中挣扎的魏国。
楚悼王和吴起的变法过于猛烈了,楚国旧贵族对吴起恨之入骨。当时吴起在前线接连取得大捷,一路向北推进的时候,郢都的楚悼王却暴毙身亡,前线的吴起立即赶回国内料理悼王的后事。悼王的遗体停在大堂上,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众人一边伏地痛哭,一边偷偷拿眼睛瞄外面的情况,吴起一进来,所有人同时掏出兵刃扑向吴起。吴起知道今天已经无法逃脱,他不进反退大步冲到大堂中央,伏到悼王的遗体上,大叫:“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个个咬牙切齿,所有人继续疯狂射击。现场一片狼藉,每一个地方都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吴起和悼王的尸体上更是千疮百孔,血流满地,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太子臧看到现场大不敬的情况后,怒火中烧,暗暗下了报仇的决心。太子藏随后登基,是为楚肃王。楚肃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调查吴起遇害案,父王的遗体受辱,这是绝对不可能原谅的罪行。他大肆搜捕当时参与叛乱的贵族,所有射中悼王遗体的人全部灭三族,总共灭了70多家,成百上千人因此为吴起殉葬。吴起用人生最后一个计谋为自己报了仇。
反对变法的势力被清理掉了,变法的目的达到了。不得不说,因为吴起的存在,楚国的国力依然处在稳步上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