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扔扔扔,断舍离是为了更好地买买买吗?
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断舍离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了,不管是近藤麻理惠,还是山下英子,都是大家熟知的两位断舍离的倡议者和践行者。
她们的理念也很让人“怦然心动”: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
在这难得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30天里,我也断舍离了一把。
按照断舍离的几个原则,“断”绝大量物品的增加,“舍”弃不要的物品,反复“断”与“舍”,从对繁多物品的收纳摆设的追求中脱“离”出来。
一番酣畅淋漓地收拾之后,大呼过瘾。接下来的一连串事情却让我干瞪眼。
疫情期间朋友和聊到了12年同去西藏告别拉萨时她给我买的礼物。落满了灰褪色了的纪念品,已经处理了,我只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老公叫我帮他找一个之前为设计买的手绘板,这个手绘板从17年回杭州之后就收在储藏柜里,再也没拿出来过想当然地就当作电子垃圾了啊。
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处理掉了我觉得不会再穿的。然后面对着空了的衣柜又开始犯选择困难症,拿出一条牛仔裤才想起可搭配的上衣已经躺在楼下垃圾桶了。。。
真的是懂得了许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一生的现实版。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想要极简,强迫自己做决定,结果非但没有过上“内心丰盛”的生活,反而变成了一个“内心焦躁”的老阿姨。
降低欲望,控制购买,却用少量的物品获得大量的快乐,这是极简主义,断舍离生活的核心。
但问题是:前金难买我喜欢,而我又是一个这么博爱的人(摊手)
断舍离只是一种生活智慧而已,为了遵循标准而放弃原本的自我,会不会违背了初衷?
我断舍离,可能只是想通过简单而快速的办法,迅速地求到一个“我更好了”的结果而已。
想过上完美的人生,可能断舍离也不是标准的答案,更不是唯一的答案,所以,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所以扔扔扔扔,我的断舍离是为了更好地买买买吗?
断舍离确实也是个好东西。我也绝不否认它让我衣柜回春。利用专家的经验让自己从繁冗的选择中抽离出来,节省时间,真真是极好的。
有一点是我这次的收获:“价值平均”。
我在处理旧衣物的时候,有一条Chloe的羊毛纯色围巾,买来五年了,每一年都会用,现在依旧很喜欢。而扔掉的大多数衣物,基本是平价快消品。
算下来,我使用这条围巾的日子,每天大概花费35元,但我在使用的时候,每天都享受着10000元带来的舒适的质感和品牌的设计。
而我的快消品呢?居然每天也花费着将近30元的价格?!因为使用频率不高,频繁更换以更好地追赶时尚,还有很多衣服是穿一两次的命运。
这大概是给我好好地上了一堂数学课。
看来断舍离之后,我不光是要买买买,而且是要更精地买买买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
坚持简单生活,也并不要抹掉自己生活的个性,舒适且有美感才是最重要。
让生活只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包围,不论喜欢的东西多,还是少,这大概才是幸福生活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