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很多人做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于是,降低成本和低价这两个要素就自然而然地画上了等号。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拥有成本」往往是做决策时忽略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用了10年的有线耳机坏了,我在网上准备买个新的。这里的有线耳机琳琅满目,几块到几千块价格不等。对我这种平时不怎么上网买东西的人来说,我特别不擅长「货比三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选哪个,看着都差不多。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3块钱的耳机,跟我之前用的耳机一模一样,还包邮。于是,我就买了一个。拿到手一用,发现这款耳机的声音就像套了一层塑料袋一样,很闷,跟正版原装相比差太远了。
或许有人会说:“3块钱的耳机,你还挑啥啊”。这话没错,可是我算了一笔账,发现3块钱的耳机反而是最贵的。
如果按照单次使用的成本算,3块钱使用一次的耳机,和140块钱使用10年的耳机,很显然140块钱的耳机单次使用的成本最低。而这种算账方式,就是「拥有成本」的概念,意思是把价格平摊到每次使用上,算算单次使用多少钱。
于是我发现这样一则规律:价格相对便宜的消费品,往往「买得便宜,用着贵」。
算明白这笔账后,我又重新花了140块,买了一模一样的原装正版耳机。类似这样的坑不止我一个人踩过,绝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如果把视角从消费者切换到企业,一味卷价格牺牲品质的降本增效,企业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被消费者吐槽东西难用,长时间的负面宣传会让企业的生存难上加难。
价格低虽然是消费者的诉求,但价格低的前提,是得「质量好」。消费者想要的是「物美价廉」,这就需要企业帮消费者算出「拥有成本」。价格低的产品也可以生产,但要提前告诉消费者「这样的产品用不住」。
这样从消费者自身的利益出发,帮助消费者算账的企业不能说没有,而是「凤毛麟角」。
怎样跟消费者理性沟通呢?你可以「算出来、测出来、展出来」。你说你们家东西好,你先有公式给我计算出来,有理论依据;还要测出来,拿仪器、拿仪表、拿各种东西,总之我眼见为实,能看得见;还要展出来,能让我亲身感受到。
所以,你可以顺着FAB模型,梳理你的产品卖点:
F:我的产品是什么人设计的?用的什么材料?用的什么标准?
A:我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好在哪儿?优点是什么?
B: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我的产品给客户带来了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