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李凤香老师的数学微型课,《认识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对此李老师将教学过程大体分四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层次,想办法将一根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条线就是一条线段。引入线段,使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个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从而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画线段。第四个层次,用学生感兴趣的闯关方式来完成一些练习,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这节课讲完,我感觉李老师讲的比较成功,注重让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