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写作一年有余,文字水平自感平平。像是沙漠中的黄沙一粒,淹没在苍茫的戈壁。又像是一滴雨水,落进了干涸的大地。在怀疑中坚持,在坚持中想要放弃。
写作会让自己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你生活的样子往往就是你作品的样子。想要笔下有高度厚度温度,一定是离不开,并且是基于你生活相应的状态。那么,普通人能写出好文章吗?
我在所接触到,读到的作者和文章的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这样的文章我是写不出来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文章对应的作者,以及作者的生活于我显然是另一种状态和高度。我便十分羡慕,想着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了。想着自己要是也能成为令人尊敬羡慕的人该多美。就像林清玄说的那样,在家写写字,人家就把钱寄过来。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这是一种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的交换,并且是让作者最快乐满足的一件事。
为什么别人写得出来而你写不出来呢?
人与人是不同的。一百个人创业,一定不会一百人成功。写作者无以计数,能写出来的一定是极少数。
就像芸芸众生,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底子薄,没有在年轻时很好地读很多书,没有一定积累,仅凭写写写就可以吗?当然是出于热爱,可现实面前,光有热爱就能支撑吗?
这时我才发现,到了今天,我写作的初衷或者说想法变了。
如果认同这样去想的话,未免悲观了些。
这让我想到了我现在的生活。
不必说什么世态炎凉,然而人走茶凉是现实的一课,是真实存在的。
人在落魄穷困潦倒时常常会谈感情,说:我没钱,但有一颗真诚的心啊。是的,我相信。仅此而已,也改变不了远离你的事实。大家都很忙,请问谁有精力来关心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事呢。很少吧。
人在得势富贵时,一定会有锦上添花。穷困潦倒时,往昔的朋友去者十有八九。
这才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李白诗曰:会稽愚妇轻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妻子又想重修于好。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夫妻尚且如此,何况世人。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前些日子朋友说,指望不了任何人,一切都要靠自己。这话也对,听着却是满心的凄凉。好似连亲人朋友都得不到一丝帮助。人活着是何其孤独。一个人独自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风雨路上。我想起前几天读到的一句诗: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那么,对于写作,是不是有待现实生活提高改变,在历练认识等上改变了,水平才会随着提高呢?我想,这之间一定有联系的。也是我所期望的。
我所能写的,不外乎我的生活,并受此限制。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样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