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恐惧的想法,那就是我回想起自己曾经被一本书所禁锢,也就是说被那本书所控制,他说什么我都信,那是一种没有判断力的表现,那是一种迷信权威的表现。这也并不能说我现在就走出了这个泥淖,我依然很需要锻炼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很容易就接受一个观点,因为迷信权威,就像动物庄园里面的那个不聪明的Boxer一样,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总是觉得拿破仑是对的,自己被欺负了这么久都还不知道,只是知道拿破仑是对的,自己要努力工作这两件事情,因为思考对于他来说太难了,自己脑子里完全没有什么概念,更不要说正确必要清晰的概念,和概念之间正确必要清晰的联系。总是觉得人家说什么都是对的,总是觉得人家什么都有道理。这样的判断能力很差,但是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那样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严谨,参考笑来的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的十个句型,发个链接:http://mp.weixin.qq.com/s/H6hvvKHX_mi9syv0sHjqFQ
这是笑来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干货。很多时候我们的困扰就是一些概念的不清晰,没有自己问自己这些问题是真的吗?事实与看法之间是一回事吗?还有什么原因,可能不是这个原因,事实是什么?不一定是这样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除非是怎么样?这两者之间没法比吧?这两者之间是一样的吗?本质上来看是什么?简单的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什么?没那么简单你吧?还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真的吗?有哪些原因(三种以上)?所有的原因中哪个是最重要的原因?解决办法是什么?那个办法更好?
总之我们要不断的省事这些问题,不至于下次来就被很容易的推翻,就像我们做事情一样,我们要考虑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就相当于是在假设这件事情不对,假设这件事情在将来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阻碍我们继续做下去?可能是一个想法,可能被人混淆一下概念,我们很可能就又被误导了,失去判断能力,之所以笑来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赋予其很大的意义,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好处,不做这件事情的巨大坏处,自己最深层次的欲望是什么?真诚的对待自己,才能真诚的对待这个世界。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写出很多个为什么?写完之后就要写出一个个计划了,大目标分成小计划一个个完成。我们就有了对抗这些会混淆我们概念的方法,我们问了自己哪些问题之后就相当于梳理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曾经的我一味地以为自己情商很高,自己能考虑到别人的心情,为别人着想,自己的沟通能力非常好,有什么忙就帮人家,从来不会伤害一个人骂一个人,觉得情商高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很多事情都是活在别人眼里,别人对我的评价就是我生活的刚需,我生活的力量。首先帮助别人这件事情是没有错误的,只是我们对自己就没有做到真诚,连自己的顾不上了,还去管别人干什么?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让自己真正的幸福,没有自己去创造,只是“奢求别人给认同感成就感去感受自己的价值,到后来我明白了帮忙这个事还需要技巧,一味地付出那是傻子才干的事情,那样做的实际价值就不高。我们要让人尊重我们,首先得尊重自己,要为自己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有一句话说的好:当你在为自己的时候,别人会以为你是在帮忙,当你是在为别人的时候,别人会以为你在为自己。
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没有谁应该为谁做事情,没有谁应改为这个世界做贡献,这只是个人一直的自我意志而已,只是自己被自己给束缚住了,跟别人没关系,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还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那是自己概念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去做的,在自己的判断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去做的事情。我们分不清楚这些逻辑概念之间的差别,我们就会一股脑的被权威所束缚,一下子以为这个是对的,然后就按照中个事情这个思路去做,一下子又觉得这件事情是对的,然后又那样去做,我已经在这种事情上面踩了很多次的坑了,做事情就像是我们解决问题一样,我们得赋予其很大的意义我们才能保证我们们有很大的动力,我们出发了我们自己的原动力,就是说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不去那样做,我们就相当于是让自己的大脑深刻的意识到,用我们的认知告诉我们的大脑应该那样去做,那么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习得任何东西一样,都是日积月累习得的,那些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在我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我们得给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理由,不然就是半途而废,不然就是在践行的过程中遭遇木马,然后崩溃,很多人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被黑的,因为我没有招没找到合理的论证去进行验证,进行独立思考,去问自己那些问题。一个权威人士只是说他拥有那个正确的想法,他此时的选择与判断是正确的,而不是说他就是正确的,就像我们看带一个人一样,只是说他身上有很多的这样那样的特点,特点这个词更加中性,不用缺点和优点来形容,因为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知道是真的好还是真的不好,这都是人赋予的东西,这都是人赋予的意义,这我总有很多的“看法”,而不是说事实。我们要学会把一个人和一个人身上的特点分开来看,这样就不会被权威化,这点很重要。当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其实是这个人的优点,这个人的好,这样我们就能够多少避免概念含混不清,导致思维混乱。迷信权威。
我们为什么看到一个观点只要给自己带来了好处,只要符合自己的处境,就会把这个观点用来生搬硬套,去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让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让自己“更好的解决问题”,其实是回避问题。还想那个观点给自己带来了解脱一样。从而阻碍了我们进一步的去思考,阻碍了我们的元认知能力的发挥,继而就无法进步,只是在那里被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给束缚着,我们始终要面对问题,我们始终会遭遇同样的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