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社区大量覆盖健身房、不断涌现的轻食餐厅、健康产品等,无不反映出当下主流人群追求健康的需求,产业里不应该再推崇倡导,文艺、清新的产品,而是真正在乎每一个用户的生活——包括用户的饮食健康、生活质量的产品
外卖、餐厅一次次爆发的安全问题,让越来越多人回归家庭厨房,为了自己的健康与生活品质负起责任。做了很多年产品经理,各种机遇没去美食类的公司,但是一直混迹于美食圈子,对美食这件事情我是极度认真的,也想写写这个圈子的产品。
行业目前还能在榜上的一些产品:豆果美食、下厨房、美食杰、香哈菜谱等产品,纯产品分析:产品功能、使用路径、发展历程等,能搜到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本文选取了行业1、2名,豆果美食和下厨房进行分析说明,一是因为行业排名,二是因为这两款产品我本人都是重度用户,比较有发言权。
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产品的价值观与质量
用户总量与市场
行业资源
商业发展
产品的核心和价值观究竟是什么
产品核心价值观
首先先说一个大概念。我们先判断一个产品是好的根基,是产品的价值观,也就是这个产品能带给用户什么。一个公司、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会传达到产品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运营、市场等,每个用户可能不会很具象的描述出来,但是会实实切切的感受到,并且真实影响着用户的社会认知。
举个栗子:
比如,抖音。官方旨在在帮助大众用户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分享平台。但是为了获取流量,推荐的内容影响了很多没建立好自我认知的青少年朋友,整顿了几次。内容即使调整后,现在搜索抖音,媒体依然在唱衰。
大家贬的不是产品装机量大不大、使用频次高不高、产品交互炫不炫,而是它传递的价值观是否有正向的影响或为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来看豆果美食和下厨房所传递的价值:
Slogan:
稿件截图:
下厨房传播的是各种slogan
二者有很明显的差异,豆果美食不断传达,为用户提供更有品质更健康的生活。下厨房文艺情感化。乍看之下,文艺的情感更强烈,更容易打动人心。
进步一想,这件事就像女孩子找男朋友,一个是默默为你付出的,你生病送药、帮你做饭的男人;一个是一直说爱你,饿了生病了只会口头鼓励你的文艺青年,你愿意选哪一个?这里只能投豆果美食一票了。
最后再回头看我们刚才说的,一个产品价值定位明确,才能指导整个上下游为这个价值观服务,豆果美食一直传达健康、品质生活,下厨房只在宣扬爱,实际上这些都在产品上提现出来的,下一部分会说。
2.产品质量
也就是俗话说的“体验好”,除去商业化的指标,做产品的同学肯定比较清楚,衡量一个APP质量的重要指标:用户留存和人均使用时长
直接看数据:
可以看出整个产品质量是是远优于下厨房的,用户对豆果美食的产品的好评度极高。
3. 产品功能
重要观点重复一万遍:一个产品价值定位明确,才能指导整个上下游为这个价值观服务。毕竟都是以菜谱内容为主,很多功能都是同质的,这里不多表。说说定位所影响到的功能/内容上的差异点:
3.1服务频道
豆果美食
首页首屏设计了服务频道,比较亮点的有:
应用内截图
A: 健康管理
可以填写整个家庭的资料,分析成员的营养需要、忌口、疾病禁忌等,综合推荐每天的饮食计划,充分代表着在实现为用户提供健康生活的布局。
应用内截图
B:视频菜谱与母婴专区
视频是现在的趋势,对这个类型有需求的用户可以直接找到全部的视频内容;而更暖心的是母婴专区,能直接解决新手爸妈对婴幼儿饮食的不知所措。
下厨房并没有设计这个频道区,也没有这些对应的功能
3.2 食材百科
搜索时,如果是食材,豆果美食会推荐百科,百科内基本覆盖了99%的食材。
应用内截图
下厨房暂时没有设置食材百科
3.3 菜谱营养分析
每道菜谱食材的下方都展示菜谱的食用建议,推测应该是如果填写了资料的用户会个性匹配对应的关键词。点击可查看更详细的分析情况,为注重健康的用户提供参考指导。
下厨房暂时没有营养分析功能
3.4 新版对比
豆果美食是最近刚更新的(看得出豆果美食更新非常谨慎,有些朋友没有收到,我可能是比较活跃所以被选中)
内测提醒:
变化主要在feed样式,新旧版对比截图:
可以看出豆果美食更加放大对内容创建者的曝光,强化用户的身份、等级等,更加以用户为中心。
下厨房,新旧版对比截图:
下厨房年末改版的首页
由模块分发变成了瀑布流,由模块分发变成了瀑布流,信息比较碎片化了,这样做确实能够提升用户的找内容的效率,增长单个用户访问页面次数;
但与此同时,也能够更软的插入商业内容,促进转化。截图里连续推荐商品、广告、付费课程,稍微有点频繁了。
这里歪个楼,豆果美食早做过个性化推荐,搜了下大概2017年,下厨房是从今年开始的,这个角度上看落后了一些。
当时豆果美食做个性化的时候,朋友们还一起讨论过,菜谱的个性化简直就是伪需求,一是现在饮食地域化没有那么明确的分界线,对食材、口味的需求每天可能都不一样,我今天想吃牛肉不代表明天也想吃;二是大部分人一辈子常吃的菜品可能就那么几百种,量级不够不能像新闻那样;三是所有的个性化推荐都涉及到越推越窄,策略开始拓展边界,就会有人吐槽你“不准”。现在豆果美食首页的feed已经不是个性化了,可能后来产品也发现了?
下厨房的数据情况不知道,不过从App Store的反馈来说不太乐观。
3.5 其他
两个比较有趣的方向
一个是产品在我的有一个智能设备的入口
打开可以连接烤箱
另一个是线下见过装了豆果美食的三星冰箱,可以直接冰箱上语音播报菜谱(吐槽:冰箱真的太贵了,稍微便宜点就买回家一台)
看起来豆果美食在尝试服务智能厨电的方向。
二、市场数据
设备数
独立设备数取决于装机量,装机量取决于新增,据我了解两边没做过很大的裂变传播活动,那么差距原因有可能是应用市场排名,不过因为是垂类,所以这部分对新增的影响理论上每日不会出现大几万的差距。
基本可以确定原因是推广:下厨房近几年先后,投放了几个热门综艺。
《拜托了冰箱》口播
《饭局的诱惑》压屏
这几个都是比较红的网综了,观看量都非常大,对于装机起非常大的作用,用户先入为主,下载一个应用,就很低概率再去找别的应用,造成了量级的差别。但观看整体趋势,豆果美食持续稳中增长,下厨房似乎难再突破瓶颈,已现颓势。
2. 活跃情况
数据来源于trustapp
下厨房Q3环比Q2几乎没有增长,能感觉到豆果美食虽然没有做推广投放,但是内部持续打磨产品和运营,达到用户的活跃增长。
三、运营情况概述
从上面看用户的活跃和粘性豆果美食远高于下厨房,肯定也离不开运营的努力,简单说几点运营上的对比。
内容运营
内容质量上确实有一定差距,比如推荐内容的封面图,排除图片尺寸差别,豆果美食用户的摆盘和拍摄构图等都是极度优质的,随意截图,(仅代表个人立场,并非攻击内容作者)
左豆果美食右下厨房
重要观点重复一万遍:一个产品价值定位明确,才能指导整个上下游为这个价值观服务。豆果美食强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吃认真,不能辜负每一餐食物的态度,实际上在日常运营中已经很明显。也小白这样一种向往,大家都可以认真的对待美食、对待生活。
2. 社区运营
豆果美食的笔记频道,是下厨房没有的,提供给了用户除了菜谱以外的互动区,更多关于生活的分享或经验。
从截图来看,社区内容有探店、兴趣分享、探店分享、旅行等多类型的内容,整体用户互动量也都不错。
另外发布笔记有关联商品的功能,推测豆果美食的方向是打造社区电商,通过内容种草。
3. 用户运营
3.1 行业资源:也就是能提供给用户什么,下厨房在这方面更多在乎自己品牌在市场上的声量,忘了给产品不断贡献的用户。而豆果美食的资源很丰富,甚至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身边的达人在豆果上玩甚至被捧到了CCTV1:
一个作品能被推到首页,用户已经觉得满足,但豆果美食可以帮助用户得到央视曝光的机会,这种顶级的平台对用户来讲,可以说是很幸福了!
真正的用户感受:因为比较喜欢美食所以也加了不少交流群,放一些以前讨论的截图吧。也可以看出用户在这两个产品中对豆果美食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
3.2 KOL
下厨房的认证很多是“下厨房认证”;
豆果美食更广泛,BTV主持人媛媛也经常活跃在平台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更重视用户个人的身份体现,而不是平台身份。
重要观点重复一万遍:一个产品价值定位明确,才能指导整个上下游为这个价值观服务。下厨房的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感情很好,但貌似没法指导运营人员如何去传达出为用户着想的方法,没有把精力放到为用户去找更多资源,拉更多有影响力的KOL带动整个社区的发展。
结语:
现在太多分析报告仅从功能、从市场数据直观的分析了,实际上一个企业和一个产品的运转不能仅从表面观察。有些产品在市场上短时间内有亮眼成绩,从深层次的发展逻辑来说,却不一定能走得长久。作为一个喜欢美食的产品,我也仅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观察的角度。
一个企业,对用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有一贯的价值观,传递到运营、产品,能在为用户服务的基础上,有敏感的商业嗅觉,优先于行业尝试新模式,对用户来说,需要一个真正在乎、懂他们,并努力使大家变得更好的产品;而行业里真正需要的也一定是承担社会责任而非仅说漂亮话的产品。所以个人认为豆果美食会比下厨房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