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个综艺节目时,被“内卷”这个词吸引了。刚开始还不太明白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个词又在第一集里反复的不管是在屏幕上还是在嘉宾口中都出现好几次,就忍不住去百度了下“内卷”,原来这个词有两层含义:原本“内卷”一词是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作用于“内卷化”,对它的讨论基本是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进行,不会牵扯到其他方面;而当下的“内卷”指的则是同行业同岗位相互竞争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与内卷这个词本身的含义相差十万八千里,简单来说就是“还没学会本事,就开始学会内斗!”
再回到《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个节目,我发现哥哥们在填写训练时间这个环节中,没有因为有前辈的训练时长做比较而陷入内卷的漩涡中,都是瞄了一眼无动于衷,然后坚持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内卷在他们那里好像不重要,简单的一笑而过就成了处理内卷的最好方法。
可是我们又得花多少年,才能学会在被“内卷”时,能一笑而过呢?
我回想起曾经经历从“内卷”到“内耗”再到最后的“一笑而过”也可以说“一走了之”,却是用了两年的时间。我经常会问“好好的工作不好么?为什么要想着法儿的在背后搞小动作破坏和谐呢?”可能直到今天还是没办法有一个很完美的答案!
那时候,我已经是分部门经理了,下一步就是大部门经理,越往上职位越少,所以面临的就是六个分部门经理竞争一个大部门经理的职位,从此隐形的显形的“内卷”就开始了,原本应该有的良性竞争变成了内斗不休。
今天有人抽查柜子里N年不用的杯子说有水垢;明天有人摸着部门边角料的墙角里的灰尘质问你“这就是你们部门的卫生状况吗?”;后天有人在会上因为你记不住太多的数据,而当众呵斥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只有你想不到的找茬方式,没有他做不到的找茬法。偏偏这场本来就已经够精彩的戏里,还有两位领导要给自己加戏,开始唆使我们站队,站哪个队呢?站队就是一个五五分的运气,无非就是走运还是倒霉,那个不站队的反而成了最先被攻击的对象,结果不用说就是“一走了之”。
回想起那几年,压力还真是不小,个人的,部门的,同级的,你想竞争更高的职位,部门就有人想顶替你的位置,慢慢的坦诚相待变得难上加难。原本应该“笑笑”就过了的事,都需要小心防备,因为不知道哪句话是错将会被传到哪里。
而长期内斗后,自身的内耗也就开始了。因为无形的压力而焦虑开始掉头发,也因压力大而暴饮暴食,用食物去安抚需要快乐的身体,又因暴饮暴食后开始自责自己的内心,就这样连锁反应循环复使,表面嘻嘻哈哈,实则已没有事情会让自己开心,永远没有很难过,也永远的没有很开心。
最后下定决心让我“一走了之”是在最后谈话时,领导说“不要在这里上演甄嬛传,这里不是你的后宫”来进行比喻和讽刺,多可笑。连谈话都是以“内斗”的方式结束。
离职后,那就好好休息吧,慢慢的发现看电视看到好笑的会笑出声了,偶尔还会哼个歌,暴饮暴食的习惯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有了,原来那句话没错“身体始终是最了解自己的”,没了内耗,它也就自然好了。我很庆幸当初在内耗越来越严重时,选择及时放下不执着,不就是一份工作,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写到这里,我想跟你说,亲爱的朋友,如果遇到“内卷”,有了内耗的开始,请及时的放下转身,离开去休息,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重要。我们要学会的不过是“一笑而过,管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