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天气下,我和知妹儿如约来到舞蹈班,大病初愈的我们终于回归人间烟火气。我心情极为舒适。谭壮校长,也是谭博士为舞蹈班的孩子们准备夏季烧烤。他是一个极有生活情调的老师,院里的蔷薇花开,鱼戏荷塘,各种小菜占据了门口的一方院子。院子虽小,却朴实中透着生活美感。这大概是小家碧玉式的院子。燕赵舞蹈给家长和孩子们营造的氛围确实让人羡慕,也感叹创办人谭老师的别有一番用心。
杂谈小憩时,我受到连俊艳名师工作室连校长的影响和作业压力,随手拿起《外国教育史教程》翻了一章内容。今天在嘈杂的环境里静心读了教育的起源这一节。以史为鉴,我个人目前读书心态是学点儿尝试,把教育常识弄得再扎实一些,可能对教育科研会有一些启发。
现梳理一下知识点,当一回搬运工。看完后不能完全记住内容,一边写一边翻书。教育的起源有两派:西方派,东方派。西方派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东方派是教育劳动论和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生物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持这一观点。
心理论认为教育是通过在失败中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得技能。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劳动论主要是苏联教育家观点,从时间上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一时期。
语言起源论由我国教育家杨贤江提出,认为根据生活的需要里根植了教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同。
当然,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待更科学的解释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