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娃都期待看到自己的剧本,关键的是更期待排演自己的剧本。
Chris和Elsa从一开始写剧本开始就参考了之前剧本的经验,人物的设置、对话的分布,这些为基本提供了很好的内容。
Kevin和diamond,头脑中自己的故事情节吸引力挥之不去,忍不住把剧本写成了故事。人物虽然也设计了,但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要不就缺乏内容,要不就缺乏彼此之间的对话的前提。单从故事的情境来说,Kevin和diamond的故事写的非常好,特别是设计的情景,有转折有惊喜。只是人物之间的交流不够,所以无法以剧本来排演。即使主动地邀请伙伴们,还是最终未能成功邀约,或许这一次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
中间有个曲折的过程,diamond的剧本写出来,大部分的伙伴看不懂,Elsa说以前自己也是这样写的,所以看得懂一点。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娃儿们自己来面对,如何把看不懂的文字变成看得懂的,自己来讨论、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表达自己以及帮助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是一种习惯,更是每天持续的练习。最早期的诗歌、故事、句子,这些都是为了自己运用打下的基础,Chris,Elsa以及Kevin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养成了自己表达的能力,于是在进行口语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时候很自然就形成了。而diamond由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缺乏,在进行这些基础部分的学习时,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慢慢地窟窿越来越大,同时自己也不太愿意多用口语来表达,无论是英语还是语文都一样,不爱说话的性格造成了语言交流的匮乏。不想表达、没有意识要表达。最后困在自己能懂就好的壳子里,自得其乐。
其实每天在练习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在表达时,正好是打开自己的想法与表达的一种衔接,正是因为缺乏所以才刻意练习。各种不同语境、情景的学习和模仿,试图找到自己表达的方式,慢慢地学会运用,让自己的生活得以表达。尤其是在短篇、配图文字的辅助下慢慢积累了表达的能力,这样自己的自信心与能力也在逐渐上升。到现在打开原版的故事书,在老师的辅助下,一起从头到尾地阅读、朗读完整本书,整个过程,试图让娃儿们慢慢沉浸在英语故事里,这样的一种熏陶和浸泡,让自己的表达更加自然而然。
大部分家长以为娃儿们记忆了很多单词,阅读自然而然就会了。没想到这两种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所有的单词都认识,而文章却不一定可以读懂。写单词就好像交朋友一样。学5个单词,就像认识5个人,光拿花名册,死记硬背5个人的名字,意义不大。但如果我能和这5个人朝夕相处,自然会加深对他们的了解,自然就记住他们的名字了。
这也是阅读中语境的意义,很多词和句子,因为见得多、读的多,并没有刻意记忆却都会了。更重要的是,单词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中在句子以及段落中的语境存在的,所以增加了自己的理解以及看到了它们是如何使用的,所以对于自己如何使用这些词和句子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了句子和词块。所以单词量大的娃,必然是通过阅读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