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拟声词,水鸟的叫声。
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李山老师认为是候鸟,鱼鹰不会关关的叫)
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在关关地叫着。
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黄河中间的小洲上叫着。在中国古代,河是黄河的专有名词。
窈窕淑女不是专指女子苗条,也不是指外貌长得好,窈是说这个女子心灵、修养比较好,窕才是指她身材好,窈窕结合就是端庄贤淑而又美丽的姑娘。(在此处解释 窈窕的古文字)
君子好逑,她是君子的好配偶。这里的君子可不是对一般劳动人民的称呼,君子通常是贵族的男子。
参差:长短不齐。也有人说参差指的是这个荇菜长得很美好。因为在有些古诗词中,参差是美好的意思。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赞美杨贵妃“雪肤花貌参差是”。
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找图《诗经植物图鉴》)
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都是采摘的意思。
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睡醒;寐,睡着。(寤寐解字)
就是这个君子见到淑女之后,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都要想着追求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样一个窈窕淑女不是一追求就能够成功的,所以求之不得。
思服:思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悠哉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思念啊思念啊,还有一种是(思念)悠长啊悠长啊。辗转反侧是今天我们也在使用的成语,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在第一段的时候是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这一段就是弹琴和她交朋友,最后一段呢,就是击钟敲鼓让她快乐和喜悦,这个钟鼓之乐是婚礼上的。
这首诗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说这个君子追求不到窈窕淑女,他只好去想象,自己琴瑟友之,最后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另一种是说,这是在婚礼上唱的祝福新娘的歌,分为3个阶段,描述君子是怎样追求到女孩子的过程。第一段描写这个君子追求这个女子是多么不容易;第二段说君子追求成功,他们一起弹琴,琴瑟和鸣交朋友;第三段就描写他们终于成功走入婚礼殿堂,奏乐表示庆贺。
有研究者把《诗经》所有的诗歌都放在一起,然后看看里面有几首诗用了琴和瑟。他们发现用琴瑟的地方是比较少的,所以琴瑟在诗经那个年代是很难获得的,进而推论这个君子一定不是一般人家的青年,只有贵族家庭才能有这样的乐器。
《诗经》有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每当人们讲到兴,就会用《关雎》这首诗做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这里,你不能说把君子比喻成雎鸠,也不能说把窈窕淑女比喻成雎鸠。雎鸠鸟是一种什么鸟呢?是一种鱼鹰,捕鱼的鱼鹰,并不是鸳鸯鸟或者是一种美丽的鸟。为什么用雎鸠这样的鸟来起兴呢?一种说法是雎鸠鸟是比较忠贞的鸟,终身一只雄鸟只会配一只雌鸟,不会换配偶。还有一种说法是鱼鹰是要捕捉鱼的,鱼鹰捕鱼的过程就象征着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所以他们会用雎鸠来起兴。我们看到起兴和比喻有很大的不同,起兴这句诗和后面的诗没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中国的诗要起兴呢?
我个人认为,古代人民是生活在大自然当中的,当他们吟诗的时候,景物就在他们眼前,任何景物都会引起他们内心的波动,所以他们写诗的时候,第一句通常要起个兴,写一下景色。而我们今天住在高楼大厦当中,想要描写景色都没有什么题材了。
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黄河边(“在河之洲”),在《诗经》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爱情通常发生在河边,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最早的原始人类如果不靠近河流居住,他们是没有水可以喝,没有食物供给的。
我们看看《关雎》里有哪些词语直到今天还在运用呢?
比如说窈窕淑女,
参差、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琴瑟友之。
今天的新人走进婚姻殿堂的时候,我们可以祝福他们“琴瑟和鸣”。这个也可以说是从诗经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
诗经的特色是重章叠句,什么是重章叠句呢?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连续重复了三段,就像我们今天唱歌的歌词,几段中会有所重复,稍微有一点改变。
最早我们的祖先都是这样唱民歌,通过这样的重章复沓来加强感情,也可以形成一种韵律感。中间会用到很多的连绵词,有的是双声,有的是叠韵,比如说窈窕,ao韵母相同;参差是双声,都是C开头的;雎鸠,都是J开头的。寤寐属于书双声和叠韵的连绵词。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