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那是我的原乡。
郑回漯的途中,没座,身体不适,一个小时的旅程很是辛苦。
像现在的很多父母一样,我的父母也是母鸡护小鸡一样,每次出门都一万个不放心,恐怕磕着碰着。考驾照时就反对,拿到驾照了又不让开车。我们的安全是他最操心的事,每次回家之前,他都再三交待不能开车,火车安全又省钱多好啊。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个听话的孩子,大多时候我也不开车回去,这样,至少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他们是安心吧。他们希望我永远长不大,我也乐意做个孩子。
我们每次回家,都是父母的头等大事,他们要提前准备,比如推掉手头的事情,买好东西,晒好被子。这次,爸爸似乎是掐着表算时间,从我出发开始,火车上一个电话,到站一个电话,坐上公交车一电话。他这样算着一切都刚刚好,我到家,饭是现成的,不冷不热又可口。我幸福地吃着,不适瞬间全无,他们幸福地看着,很有成就感。
父母都不是热情得让人无所适从的人,不善表达,但实实在在,每次我们回去或来客人,他们都不会过多的客套,只是忙碌着为我们做好吃的,虽然都是普通的家常饭菜,但那已经是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了。他们永远都是这样,做得多,说得少。
父亲曾经是村小学的老师,他对我们姐弟也是晓之以理的教导式教育,记忆中没有谁被暴力教育过。记得老家屋子里有面墙,我把它当作了我的黑板,这是我的学前班,父亲是我的学前班老师。后来我们搬家了,“黑板”没有了,但父亲用白色粉笔写下的“A a、B b、Cc”,“上、中、下、人、口、手”,从此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那些我生命之初父亲教给我的字,它们像绵绵不绝的泉眼,给我源源不断的力量和营养。
这里我出生玩耍长大的地方,可是我离开太久了。
每次回来都像是翻越千山万水,久别重逢。
其实,才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也许,我与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说回就回的决心而已。
隔着院墙,我听见外面人声鼎沸,虽然好久不见,我还能听得出他们的声音,这个是嫂子,那个是哥,那个是婶子。又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扯着嗓子喊着小伙伴的名字,和我小时候叫小伙伴出来玩一样,隔着院墙,大声一叫,里面就答应了,听到回应,外面的人就安心了。
我很喜欢她们的问候,“啥时候回来了“?回来?哦哦,我是游子,这里是家,他们是家人。多少个日子,回去的念头都在心头萦绕啊!
见到一个叔叔,他和我父亲是工作上的搭档,生活中的朋友。记忆中,他们都很年轻,他是我家的常客,他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商量不完的事,我有点烦他。彼时,我刁蛮任性,讨厌过很多人,给他们甩过脸色,下过逐客令,扔过他们的纸牌。
在那些青春躁动不安的日子里,身体里好像住着一只怪物,敢与全世界为敌,还好我可以恣意妄为地做真实的自己,他们理解并包容我,让我顺利地渡过了那段非常时期,我是何其的幸运和幸福!那些年因我的无理取闹而生过的气,因我的任性而遭遇过的尴尬。他们都忘了吧?
这个世界,总有一角落,无论我是什么样子,都不会被嫌弃,不会被抛弃。只要有他们在的地方,我就是安全无碍的。
叔叔说你走到北京我都认识你。我说那当然了:我可是你看着长大了的啊!
他老了,北京对他来说很远。
我没说出口,心里隐隐地疼了一下。
一个老人,我叫她老奶奶,听说一百岁了,她是我小时候的邻居,背驼了,但身体还很硬朗。他住在儿子家,临街房子没有围墙,每次从她门前经过,都能看见她佝偻着身子缓慢而忙碌的身影,我们会亲切地嘘寒问暖,像亲人一样。不知她是否记得?那个当年往她家丢石子的女孩。她的两个孙子和我们姐弟是同龄,五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却没能成为好朋友,经常惹是生非,现在想想,那也是小朋友之间链接情感的一种方式。可却害苦了这两个孙子的奶奶,她护孙心切,从没给过我们好脸色, 经常被她骂。所以,她也是儿时的我讨厌的人。
现在作为妈妈的我,终能体会到老奶奶当时的心情了。
她不知道,现在的我多想她好好地活着。
如果她还记得我,他会不会感慨时光是怎样把一个淘皮的小女孩打磨成一个成熟的女子的?
岁月太长,她不记得了吧。
我偷偷算下,她出生于民国时期,她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平凡到被人遗忘的女人,亦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我很想知道。
我爷爷,89岁,身体也很硬朗。记得他说,村里另外一个老人原来一直叫他哥,谁知道他们一比,他还成了老弟了,说完哈哈大笑,瞬间像是有了父母的小男孩,又年轻了许多。 每次见他,他都会把他珍藏的好人好事说一遍,如数家珍一般。他声若洪钟,中气十足,一屋子的人都会被他感染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抹了蜜一样的幸福。
他记得每个人的好,别人也不吝啬对他好,所以他身边的好人好事经常刷新,他的故事也就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每次见他,他都会把新故事老故事一并讲给我们听,一遍又一遍。最后还不忘嘱咐我们:在外好好工作,别操他的心,他好着呢。
可能爷爷并不知道“感恩”这个词,他最喜欢做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好并讲给他的儿孙听,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时刻。都说分享快乐能得到双倍的快乐,我爷爷,他该有多少快乐啊!
这位精神富足的老人,没有给子孙创下万贯的家产,也没有说出过只言片语的至理名言,但他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弥足珍贵的。
见了很多人,依稀记得,他们都很年轻,很健壮,很高大,都是我需仰视才能看清其表情的人。他们疼爱过我,影响过我,夸奖过我。多少美好的曾经,如今再见,已是岁月经年。
我长大了,他们老了。
见了很多孩子,瞪着惊奇的眼睛望着我,蹦蹦跳跳从我身边经过,无忧无虑,如曾经的我。只是,我们错着一个时空,我在这里时,他们不在。能相遇时,我不认得他们是谁家的孩童,他们看我也像外乡人一样陌生。
曾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却很难再见了。我们都被命运散落在了天涯,错把他乡当故乡。只有在一个叫姐妹群的地方,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渲泄 一下工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大家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像是抱团取暖。也许,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在这里才敢恣意的诉说吧。
小麦已经抽穗了,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望不到边,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曾经,它很深很远,没有大人的带领,我的小腿很难走近它。曾经它很神秘很恐怖,里面似乎藏着怪物,我的力量很小,胆子很小,跟着大人才敢靠近。
如今,它很近很亲很熟悉。
这就是我人生的底色吧。桔黄,不耀眼、不夺目,却温暖宜人。
此时此刻,漯回郑的途中,我恍惚不知,是归途还是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