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明白自己日更的意义是什么,看到别人写简书我也写,看到别人做公众号,我也跟着做,从刚刚开始的满腔热血,到后来的各种理由想放弃。
一直到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一直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意义。
刚刚开始就随便写写,简书上面也是,反正就是记录日常,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后面也因为没有多大的正反馈,然后就觉得没有多大动力,互动的也经常就是微信里面认识的几个好友。
看到身边蛮多朋友都在学习写作,也在每天的日更。于是这又触动了我写作的信心。
刚刚开始在当当买了两本书《学会写作》《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还看了逆熵增者送我的《从零开始学写作》,同时也报名了明白老师的写作课程。
我最早的想法就是看完了几本关于写作的书籍,听完一些课程,自己能用里面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些优秀的文章,得到不少的粉丝,写作水平应该会突飞猛进。比如怎么起标题,怎么开头,怎么结尾,逻辑说得通,大家也会喜欢的那种。
但是事实是,写了这么些天,发现自己的热情慢慢的减淡了,经常会因为写不出来而焦虑,经常也因为给自己安排太多事情而忙不过来,就想参加共读营里很多的伙伴一样,刚刚开始都以为自己是有时间的。
五一的时候,自己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我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不能用键盘打字了,只能躺床上,放假几天我都是叫的外卖,没有下楼,同事约我吃饭我也拒绝了,因为我那时心情挺烦躁的,同时这意味着我第三次简书日更失败了。
事实上真的就是这样,我可能是把这件事看得比较重要,一个朋友看了我上周的复盘问了我这样的一句话:“罗罗我发现你的复盘全部都是围绕写作,就连阅读,交往也是”。
说实话我当时挺诧异的,可能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点,我现在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这样中心:就是写作。不可否认,对我来说,每天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是我第四次在简书上面挑战日更,我就是想做成功这样的一件事,先日更满100天再说(上次日更到70多天夭折了)
因为我想清楚了自己『写作的意义』,不一定要在公众号,但是每天都要思考。只有想清楚为什么写,才会更有动力去写,才会更有能量去写,才能持续去写。
之前我的文章也有提到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用户视角,销售能力,能让自己更有能量,心态更好……
但我现在更清楚的一个点就是写作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我需要做的就是积累一次做好一件的经验。
我也不会说一开始上来就是每天2-3千字,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我大概率是做不到,因为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对我来说每天写就很重要。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除了每天吃饭,睡觉,工作,放松,娱乐,社交,能留给写作的时间顶多2小时,除非是职业写作,但是我不是,我每天九点下班,早点九点上班,每天5-6点起床,看书学习,我想过,我最多也就2小时。
这还不包括,生病,情绪无常,低落,或者其他重要紧急事情去处理,所以对我来说每天1000字以上就已经很不错。
明白老师说,我们日更的目的是为了从长期角度,让自己的知识,能力,心态,各方面都获得持续成长,最终转化为金钱。
我昨天在听《巴菲特之道》里面提到的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有耐心。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不妨也学一下明白老师的平衡策略。
比如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写简单一点的文章,也不要强迫自己逻辑要紧密,案例要丰富,写一篇简单的,案例也不用太多的文章。包括明白老师也会发旧文或者就写简单的文章。
不要因为别人说文章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精,因为在一个作者眼里,写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内容质量那么简单。
写作=输入+思考+输出+方法+学习+商业+耐心+长期+意义+流程+产品+营销+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一个作者,选择日更,要考虑的太多了,考虑内容的质量,写作的时间,还要考虑他人想法,这样下来写多久才会成功,那大概率会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吧。
这就好像,一个设计师在造一个200层的大楼,然后一个路人说,你这个瓷砖不好看,应该换个颜色。而这个路人只是考虑了一个方面。
我们的视角,应该是整个人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否定了过去的所有努力。
有个词叫自证预言,我们的大脑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也是最精确的自动导航系统,无论你想到什么,它都会帮你实现的。
比如为什么老板会有钱,因为他们天天想钱,而打工的天天想着下班。所以老板都擅长赚钱,而员工善于下班。所以你想着“我可能坚持不下去的”“我一定会失败的”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准确无误的证明给我们看。
所以大胆的,满心欢喜的写吧,继续我的日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