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春天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翻开迟子建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我们明白:真正的温暖,是从苍凉和苦难中生成的,能在浮华的人世间,拾取这一路的温暖,生命依旧灿烂如花。
书中细腻的笔触真的能够让人放下尘世的浮躁、不安和焦虑,安静地度过一段缱绻的时光。这本书记录了她的创作心路和文学感悟,这本书里有关于漠河的童年记忆,对于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遐思,也有关于文学和艺术、对读书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迟子建始终保持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即使是平淡的生活也充满着色彩,她将美好的事物用文字的方式来转换,字字句句都是对生活的态度。
摘抄
-写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写真谛-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的,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拔,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
-写春天-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写生死-所有的生者的名字最终都会上了墓碑。当木质的墓碑刻上你的名字时,不朽的雨会从天而降,使你墓旁晚辈栽下的小树获得滋润,你静静地在地下听树木生长的声音吧。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短短一句话,不过十几个字,把遗憾写得如此浪漫、美丽,令人惊叹不已。
文中的字字句句实在太美了。春夏秋冬,日月更迭。由生渐老,疏朗有致,凉薄而喧嚣,宁静与超然。安洋与平和,不老的四季。团团簇簇,触角消融,轰轰烈烈,闪闪烁烁极北(漠河)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文章摘录:
“如果问我这世界有什么东西是不朽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幻想。幻想使内心最深切的渴望与现实拉近了距离,它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沟通的目的;幻想使你最为看重的价值在瞬间得到了认同;幻想能够融化一座巍峨的冰山,能够使河流出现彩虹般的小舟。幻想在幸福与痛苦夹峙起来的深谷中像鱼一样坚韧地浮游,它在你的双足无法抵达的地方,却将你的心拴上浪漫的丝线牵掣到那里。所以幻想是人生存下去的最有力的支撑和动力。我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只要还葆有幻想,仍然会充满无限的生机而使文化艺术的源流不致过早枯竭。”
迟子建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人性的美好与温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出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深沉。无论是描绘北国雪景的壮美,还是讲述人间温情的细腻,其文字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迟子建的作品,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也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捧起迟子建的作品,让她的文字如一缕缕暖阳般温暖你的心灵。
本篇文章作者叙述了幼年时,大兴安岭山林小镇里的人家准备年货,过春节的景象。故事娓娓道来,叙事详略得当,文字幽默。
迟子建老师透过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们置办年货的画面,从宰猪宰鸡开始,到捉鱼换豆腐;从除夕宴上的葱和芹菜,到置备各类吃食;从做新衣,到蒸面食……
一件件寻常的小事,被作者用文字记录下来,展现在我们面前。
读迟老师的文字,我仿佛置身在当年的大兴安岭的山林小镇中:家中的年货不断增加,人们喜悦的心情,纷飞的大雪,除夕在人们的期待中来临。
迟子建老师的散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优美语录:
1.腊月里猪的号叫,总是和着缝纫机的嗒嗒声。
2.馒头这时成了爱美的小姑娘,女人们会用筷子蘸着印泥,在正中央给它点上一枚圆圆的红点,那是馒头的眉心吧。
3.天上的年画,该是西边天绚丽的晚霞吧!
4.我们嘴里呼出的热气,与冷空气交融,睫毛、眉毛和刘海染上了霜雪,生生被寒风吹打成老太婆了!
5.火光卷走了纸钱,把我留在长夜里。
6.至于贴在墙上的年画,它已成为昨日风景,难再寻觅其灿烂的容颜了。
7.怀念那一杆杆红蜡烛,在新旧交替的时刻,像一个个红娘子,喜盈盈地站在我家的餐桌上,窗台上,水缸上,灶台上,把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都照亮的情景!
8.在我对年货的回忆中,《牡丹亭》中那句最著名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不止一次在我心中鸣响。
9.好在繁华落尽,我心存有余香,光影消逝,仍有一脉烛火在记忆中跳荡,让我依然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