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1

名称

心理韧性-1


部分摘录

复原力、反弹力:

  • 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 创伤后的成长,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

心理任性的能力体系:

  • 适应力:等同达尔文的理论,快速适应环境
  • 成长力:不断的成长
  • 抗挫力:打击中不失控、不失常,继续坚持下去
  • 积极力:情绪不消极,主动积极
  • 关系力: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光靠自己是不够的,是要靠他人、别人的协作
  • 控制力:自我控制

“自我效能”:

  • 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在动机认知理论中提出,班杜拉把个体的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
  • 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对于自己拥有处理某一方面任务能力的状况,所持有的判断和信念,这就是自我效能感。如果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表现为
    • 相信自己能做到
    • 自己真的能做到
  • 高的自我效能感的人,甚至会帮压力、挫折、打击当作证明自己能力的机遇

自我效能感实操

  • 做出成功的模样,通俗讲:装积极就有可能变得积极,

  • 被成功者接纳:向成功者学习、与积极的人同行也可以变成他们一样的人

  • 社会支持:进化的社会是协作的,社会弱关系往往是人晋升的机遇

  • 模拟实战:意念想象、模拟过程、预见未来,在大脑中预演是所有的成本最低的一种

    • 闭上演讲,帮自己要做的事情演练一遍,记住每次成功的体验,训练越多,意象更加情绪
  • 积累成功:人最可怕是自己一成不变、没有发展、没有希望,先做再找新的目标,不要一开始定大目标,好高骛远


我的思考和行动启发

预测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单单考虑家境、智商,最重要的要看这个人的心理韧性,在遇到逆境时候,他的反应和应当策略,心理韧性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

人生不是短跑,是一场马拉松,有发展的视角、长远的眼光看当前的问题,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心法,

《积极思维的力量》待阅读

千万不要学习扫地僧的低调,因为他是成功之后的低调、自然、随意,普通人还是要正式一点

每天晚上一定在大脑中帮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大体预演一下,最好的方式用笔记记录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