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刘晓飞 坚持分享第893天 焦点网络中十期
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说话,但是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还真的需要学习,需要一些技巧。今年寒假前实验小学召开家长会推荐了这本书,刚好我有这本书,前两年就看过,但是再次翻开发现自己只是看过,离学以致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感受。要允许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的生气,我们要认清他的感受,说出他的感受,不要急于评价对错或者给出建议。他和我们说事情的时候,要认真地听他说,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可以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当他做错事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指责他,而是问问他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如果孩子不知道,我们可以和他一起来想办法。
其次,找到代替惩罚的办法。孩子难免犯错,惩罚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可能因为害怕就变得听话,但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惩罚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情绪,而且最主要的有两个反应:一是他们在受惩罚时仇恨我们,一心想着如何报复;二是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很差劲,充满罪恶感和自卑。
书中介绍了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1、请孩子帮忙;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选择;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6、采取行动;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些技巧并不难,花上一点时间认真学就可以学会,但是比技巧重要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把孩子看成一个“问题”,要放弃“我是大人你就得听我的”的想法,遇到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办法,把所有的办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价),要去掉自己不能接受的建议,挑出我们和孩子都能接受的办法,然后付诸行动。
最后,学会赞赏孩子。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你真棒,你真厉害”来表达,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只是这样简单地称赞,并不会起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书中告诉我们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是:1、描述你所看见的;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比如:“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走进这间屋子,我感觉很舒服。你把笔都分了类,把彩笔钢笔放在了不同的盒子里,这就叫做‘有条理’。”赞赏孩子要注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避免触及他过去的弱点,也不要过多地赞美,因为过度的赞美会扰乱孩子的积极性,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知识只有用起来才是有用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温习书中的好方法,知识越用越有用,相信孩子,他们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