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人”而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情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每天早晨和下午都会亲临教室查看学生的值日情况。
每当我上下午早早到教室时就会看到值日生各自负责自己的卫生工作,很快就把教室打扫的非常彻底,每天预备前的教室卫生让我非常满意,值日生也经常受到我的表扬。但教室卫生的保持不尽人意,天天不到放学时间教室地面上总是有垃圾,我到教室上课时看见地面上有糖皮或纸片,有时我拾有时我让离垃圾近的学生拾,还强调不能在教室丢垃圾,一定要放到垃圾桶里,经常这样说,有时还批评丢垃圾的学生,可效果不明显,不到放学时间教室地面上总会有垃圾。我就想可能是管理方法有欠缺,必须想办法改进,让学生思想觉悟提高要有班集体荣誉感。
如果一个班级,学生能做到人人管理自己,那么这样的集体必得是一个自主、自立的集体,针对这些情况我对症下药,创新工作思路,在班级中全面推进“我是班级小主人”活动。从细微之处抓起,全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上周班会上我就班级卫生保持上让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同学们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最终通过民主评议决定承包到人。于是就把教室地面分成了若干块,每组保持一块卫生,六个窗台分给12个学生管理,教室外面的走廊轮到谁扫就谁保持。各组正组长统计,同学们互相监督,一周一总结一公布,卫生保持好的表扬 。
实施后教室卫生确实有很大改变,不管上下午我上哪节课就很少见到地面上有垃圾,同学们也快养成习惯了,一上课先看一下自己所管的那块地有没有垃圾。上周评出了6个优秀管理者 ,他们都没被记一分,我和同学们说咱看一下几周后所有同学都不会被记一分,那你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养成了。
世上无难事,最怕有心人。持之以恒是内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行为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只有这样慢慢的学生的行为才会内化为自觉行为。
从自主管理中学生认识了自己的行为不足,在管理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实践证明,自主管理的班集体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班级日常规范、班风、学风焕然一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