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34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忙完了手中的工作,我打开了张老师上传到群里的视频,2025年教育写作研修班开班仪式的场景又历历在目。
研修班的小伙伴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科,只因为大家有着同样的精神尺码,有着共同的信念。在张老师的引领下相约云端,共话教育写作。看着小伙伴们阳光灿烂的笑脸,听着小伙伴们朴实生动的自我介绍,我一次又一次被她们的真诚与谦逊感动。群内的几位九零后小伙伴,教书几年就小有成就,听到她们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与规划,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心中那种久违的青春年少感又回来了,原来,跟年轻人一起同学,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张道明老师一出场,便成为了会场的焦点。 没有华丽的开场白,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他还是那样儒雅,那样平易近人。张老师用平缓自信的声音向我们讲述着自己教育写作中的成长故事。 他如数家珍,毫无保留地给我们分享自己写作的经验和感受。
教育写作让张老师找到了自己成长的方向。他一边教学,一边写作,同时也在不断总结方法,提炼自己的观点。他从教育写作的现实需求,教育大咖对教育写作的认同进而谈到了自己对教育写作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张老师说,教育写作让他成为了“明师”,懂得《惩罚的艺术》,明白从学生角度去评课议课《学生说好的课堂才是真的好》,通过《仓鼠风波》,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写作让他用文字打败时间,在各种期刊公开发表3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用心地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传奇,将自己的教育生活留存;教育写作还让他获得了许多成长的机会。他把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变成文字,拓宽了自己成长的道路,平台越来越高,结识的教育界大师级人物也越来越多,让更多的教育人因此看见了他。张老师坚持教育写作,十年如一日,用一支笔抒写自己的教育人生,实现了从教育杂志的读者到作者的华丽转身。如今,他仍一边坚持教育写作,一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影响更多的教育人,鼓励大家用教育写作为自己的教育生活留痕,点亮自己的人生。
我静静地听着,一次次地被张老师的故事感动着。张老师坚守一个信念,不怕失败,努力前行的精神实在让人敬佩。 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教育人承载的使命,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通过教育写作实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诗意的栖息地。同时,我也很清楚教育写作不仅需要好的方法,还需要对教育的热爱,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
“往里走,安顿自己”,让自己静下来,认真阅读,用心教学,向张老师学习,向优秀的小伙伴们学习,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建造一座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