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吃的最爽口的饭,永远是姑妈家每天中午那顿拉条子。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家离得远,我和姐姐相继寄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大姑妈家。
四五月份,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蔬菜,农村吃得最多的是上一年储藏的土豆。都知道土豆一放到隔年天气回暖就会长芽,变成毒土豆。可是隔年的土豆又是吃起来口感最好的。于是,在没菜吃的时候,姑妈常常把土豆芽子削干净,切成片,和茄干炒一起。茄干是头一年夏天,将嫩茄子摘下来,切片,蘸上面粉,在大太阳下晾干的。记得那时候做的干菜特别多,葫芦干、西红柿干、香菜干.....储藏的菜吃完,新鲜菜又接不上的时候,就开始吃干菜。
那时候的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中午放学,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于是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一路上满脑子都是姑妈的那盘拉条子。
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茄干爆炒了的浓香,那是比肉还令人流哈喇子的香味。一盘韭叶拉条,拌上美味的茄干炒土豆,浇上汤汁,将白净的面条用浓稠的汤汁包裹,放上点咸菜,吃着真是奇香无比。
在那些艰苦的年代,是姑妈的那一盘盘拉条子将我和姐姐喂得结结实实,也铺就了我们通向师范大门的路。
青年时代,因为年轻总是想尝没有见识过的美味,什么寿司、汉堡、鸭血粉丝汤,见到就想买来吃一吃。近几年,味蕾里却时常泛起茄干炒土豆的记忆。从前年开始,每年暑假都要买嫩茄子、豇豆给老妈,让她帮我晾些干菜。我也开始尝试按照记忆中姑妈的做法做茄干炒土豆这道菜,儿子很喜欢吃,父亲也说好吃。
今年的干菜已经晾好了。听同事说葫芦干炒上特别香,明年也想晾一些。母亲渐老,这些晾干菜的活也得慢慢自己干了。
希望很多年后,我的儿子也能记得起这道童年的味道——茄干炒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