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老师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也常常写东西、演讲,激情澎湃的金句也激励了很多人。
曾有人问他,您拥有最奢侈的东西是什么呢?他回答:书吧,应该是书。
“奢侈”这个词,你不能用价钱来衡量。
如果要用价钱来衡量,超过1万块钱的东西我几乎没有,但是从精神的丰富性来衡量,我觉得,做企业的人中,比我精神更丰富的还不多。
俞老师每年都至少会读100本书,很多人都会好奇他为什么读书读得这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俞老师分享的读书决窍吧。
俞老师的读书方法有三个:悟读、精读和泛读。
01
悟读
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理解和阅读,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将其背诵出来。这样阅读的范围一定是顶级经典著作,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带来重大价值的著作。
这类书籍比如:《论语》、《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
这类书籍通常初看都晦涩难懂,想起我自己至今也没把《红楼梦》给啃完,最近用音频的方式在听。
发现通过讲解,人物关系才慢慢理清,打算听完后,再去把原著重新看几遍,毕竟这类书籍光听是不够的,就像俞老师所分享的,需要悟读。
02
精读
精读,就是把你喜欢的书多读几遍,体会书中的文笔、知识、思想和高度。
这个我太有体会了,自己喜欢的书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我个人经常看的一本书是《谈修养》、《活着》等。
一个人一生,总应该有十本左右的书是反复阅读的,通过深度阅读,提升自己的情感度和智慧度。
03
泛读
泛读,就是有选择性地读,遇到啰嗦的就一扫而过。
看到有价值的再慢慢阅读,之后再把重点回顾一遍就好。
在出版和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书中的内容是重复的,甚至是无效的。
当我拿到一本新书,一般都会先看看目录,然后再随意从中抽出几页来阅读,如果读出点感觉,就会从开头依次阅读,但凡是觉得冗余的地方,就一扫过而,如有需要认真阅读的段落,就会放慢速度去阅读。
有的时候读到好的地方,就会记笔记,这样读完了可以把重点再读一遍。
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只要自己感到舒坦就好。
每个人读书的偏好和喜欢的内容也不一样,所以读书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要跟着别人的步法,别人的观点最多作为参考。
不管读什么书,最好要有一个适当的环境。
一杯清茶,一首曲子,帘外雨潺潺,帘内书香阵阵,应该是人生最惬意的享受吧。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应该重复,因为重复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