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一个什么东西,这是哲学、心理学、宗教、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都在研究的课题。可以说人类从开始会思考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探讨自我是个啥。对于我们普通个人来说,我们往往会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自我定义暗含着一个假设,就是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着我的想法和我的行为。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推演,我既然是一个稳定的,那“我”就没有变化的空间和余地。我们经常给自己或他人断言“我是一个自卑的人”“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个性就那样”“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些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阻断了一个人可能发生转变的可能。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自己和不同可能。马克思在探讨人的本质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从关系的视角看,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我”,而是我所处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这仅仅陌生人关系里的“我”而已,在熟人的关系里,我也可能很外向。小明在甲老师哪里是一个问题少年,但在乙老师哪里却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关系变了,“我”也变了,我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存在物。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这些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自我,其实就是一种抽象物。人有很多关系,每一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我们把这些“自我”的个性抽象出来,就变成了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这让我们很稳定,但也让我们难以改变。从关系看自我,是把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来看待自我的表现。我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我,“我”的种种行为是关系所致。关系是可以改变、塑造的,那么我也是有变化的空间的。关系里的我是充满无限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