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又是繁忙的一天开始,清晨的教学楼走廊上,班主任们大步流星赶去各自的“责任田”,以高度专业的视角扫视一遍,完成以下日复一日雷打不动的事项:学生是否到齐?教师打扫是否干净?作业是否上交?晨读是否开启?

      班主任在办公室经常调侃,自己是成了“三宝”班主任,即教室和包干区的保洁员,学生安全的保安以及学生情绪、生活的保姆。这样的总结完全合乎现状,一点不过分夸张。班主任是学校千头万绪事务中的一根针,所有涉及学生和班级工作,全是班主任的业务范围。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是能力极强的超人,领会工作意图一点就通,把握工作方法一想就有,处理学生纠纷一厘就清。除了班级管理,还要课堂教学,除了校内工作,还有家庭家务,都在动态中找平衡。

    可是,班主任的待遇确极不对等。微薄的津贴,卑微到羞于启齿。班主任就应该多一些奉献,多一些情怀,对的。但是,也要尊重班主任的劳动和付出呀!好多年前,我就看到教育部有关班主任工作任务的待遇,提到班主任工作视为全部工作量的一半。现实是,班主任工作是全部工作量的额外负担。

    面对困境,我曾杞人忧天的有过设想,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师采取全员竞争上岗,根据教师的学术能力、学生的喜欢度、家长的满意度以及教师的特长,让教师自主选择岗位。最好的岗位是教学岗,双班教学,教师只专心负责上课、课堂教学研究等专业的事情。其次剩余的就是管理岗,后勤岗、应急岗等,主要负责学校的一些事务性杂事。比如,检查卫生,考勤点到、填写表册、整理资料、打印文件、处理矛盾等。教学岗的工资待遇最高,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另外计算课时费用,一个课时200-300元不等。

      目前的现实困境,多数教师面临“一人多岗”压力:以我校为例,一位数学老师常需兼任音乐、美术等课程,还要承担临时事务性工作,导致精力分散、疲惫不堪。面对这一困局,我们有没有办法去破局?我想办法一定是有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愿意去改革,去创新。我觉得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发力:

1.优化课程分配:按课时量均等原则,推动教师“专教一门学科”,避免跨学科兼任;

2.改革考评机制:打破“唯分数论”,将教师精力从应付考核指标转向教学本身;

3.细化专业分工:随着学生数量减少、教师资源富足,可推动教师分工精细化。

未来,随着学生人口的锐减,教师资源大量的富足,教育将越来越个性化,专业化,教师分工将越来越精细化,学术将越来越系统化。

以专业立身,以学术立足。教师实行竞争上岗,专业的教师做专业的事情。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专业化、个性化将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当教师能专注于一门学科深耕细作,事务性工作由专人承担,教育质量与教师幸福感才能同步提升。这需要学校打破传统管理思维,从评价制度、考核体系上大胆革新。正如面试老师所言,“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迈出改革的一步”。

改革一小步,幸福一大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唯有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