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略性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传统的“非战略性培训”的问题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许多组织对战略性培训认识不足,或知之其少,或认为可搞可不搞。如此导致干部培训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二是目的不正确。此外,培训缺乏统筹规划,不具有全局性、系统性与持续性,不能根据政府的长远规划与发展目标实施前瞻性的培训,致使培训不能为政府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与提升竞争力服务。三是过程不协调。许多机构各搞各的培训,没有很好地整合系统或部门内的其他资源,进而无法与整个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工作协调一致。四是管理不规范。我国干部培训管理大体上仍是一种“粗线条式”的,特别是缺乏科学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价。这种传统的做法虽然易于操作、成本低,但却是以牺牲培训的有效性为代价的。

上述问题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共同制约着干部培训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组织应该实施战略性培训,从长远的战略出发,用全局、系统的观点设计培训目标和内容等;让培训处于组织使命及战略之下来通盘考虑,从而有利于提高干部战略性能力与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具体的措施如下:

1、按需培训,实施订单式培训管理。培训时还应注意培训方法有效选择的问题。

2、完善企业管理层阶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沟通,以防造成纵向短路。

3、通过激发自主性需要,强化员工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性学习氛围。

4、调整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应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终生培训学习机制的建立,在培训内容上我们应与时俱进,强调先进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

5、加强企业培训师资的建设,大力发展企业“双师型”培训人才的成长,形成一批既懂理论又擅长实践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6、创造良好的学习型和创新性企业的成长环境。

7、培训质量成为培训的生命。严格培训效果的检验与评估,不断通过及时反馈,修正培训,强化绩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