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我与地坛》重新读了一遍,除了史铁生对死亡的思考,我看到更多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突然去世的忏悔,他对母亲的回忆让我莫名鼻头一酸,我这才注意到,在他母亲里似乎有我太爷的影子。
说来也巧,太爷生前是名教师,而我也刚好在他教书的学校里就读,他的资历非常老,几乎是最早的一批老师了,我在学校的荣誉墙上看到了他的照片,是最高一层,我的泪水当时就已经崩不住了,在原地痛哭起来。太爷虽然是名教师,但是却没有什么架子,和我们一起很随和。在我有记忆开始,太爷似乎就是一个样了,他每天会带着他的老花镜,捧着本史书阅读,虽然他早已杖朝之年,却不能阻止他读书的爱好,他也尝尝用他那普通话里带着点方言的“光普”来给我们讲历史的故事——顺便插一嘴,太爷虽然是地理老师,但是一直捧着史书读,我们都戏称他为教历史的地理老师。害,他老人家也没有计较过什么的。
说到这个,我记得我小时候看到最多的场景就是太爷捧着本书,脚边放着茶叶水,他坐在小板凳上,如痴如醉的读着书,时常是茶水都凉了都不愿意放下书,我这时常常会问自己,这真的是一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吗?真的是让我自愧不如。
他老人家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喝酒,并且是经常把一大桌人给灌醉了,我每次都问他,太爷你喝这么多酒不难受吗?他总是呵呵的笑,摸着我的头说,没事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声音虽然坚挺,但是里面的苍老已经无法掩埋了。
我小时候经常缠着太爷,因为他总是能满足我们的无理要求,并且他也会给我们各种奖励。我小时候成绩也是非常优异的,太爷就喜欢看成绩,每次我考好了,总要去他面前炫耀炫耀,他也会乐呵乐呵的从兜里掏出钱来,太爷出手比较阔绰,因为他自己也不喜欢出门,要钱也没什么用,便都用来奖励我们这些后辈了。
他很乐意看到我们的成长,我很后悔每次拿到钱后便跑出门外,把他一个人扔在家里,或许当时不懂事吧,但是现在想来是真的很难受,如果能让他老人家多看我再成长,我倒贴他几年寿命又何妨。
太爷死的那天,我站在他的病床前,看着他呼吸困难,不断痉挛的样子,心中跟着一起抽搐,我想去握住他的手,帮他留住一点体温,但是我们之间隔的太远,远到我快要看不见他了。他最后突然清醒了一点,医生说是回光返照,他看着我,说让我好好学习,随即环视了周围的一圈子女,停了呼吸。
太爷死之前立了份遗嘱,也没有什么继承财产,就只是说要把葬礼交给这所学校,在学校里面留个好名,我觉得要尊重太爷的选择,但是我还是没有拗过那些大人。我本来很气愤的参加了葬礼,本来说大人都是虚伪的,直到我看见了一车一车的陌生人来到这个葬礼,我愣住了,这是谁?是你太爷的学生啊!爸爸回答了我,我突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太爷要的不是那个虚名,他要的只是为后辈留下点什么。那天,我站在路口,数下了约有三百多辆车留下花圈,甚至有从广东北京等地方专程跑回来给太爷一拜,我笑了,眼泪顺着脸颊留下,太爷啊,你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等我再回到太爷之前住过的房子,整整齐齐的书柜,干干净净的地板,简简单单的床铺,一切都那么熟悉,只是故人不在。
太爷,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