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骑行,骑行,骑出好心情。
好容易盼来的周么,因陪老伴上了趟圣泉寺,第二天得闲就奔布拉格来了,这是通州南边曹庄的一个所在,是一个种薰衣草的地方,在网络传的很盛是什么打卡地,很牛的,这个布拉格,不是外国的城市名字吗?
薰衣草,直观上看就是一种蓝色的串花,和北京的串红有一些类似,听说是做香水的原料,产地是荷兰吧?也不知可否,更懒得去考证,其实现在不少地方都在种植,为了美化环境,前段时间听说密云有大面积栽培,招去很多人去观赏,当时就想去看看,没想到家门口也有,哪能不去看看吗?
本来打算上香山赏红叶来着,到了晚上在网上折腾一阵子后,就改变主意了。就想验证一下出游的路线,那七河子老羊的帖子,路书写的实在是干净利落,但因太简洁了,有的地方竟糊涂了:走滨河路,怎么就冒出了北运河660大桥了,那照片上的大桥还真的没见过,后来才看出来,那该是大营旅游村的牌子,这才惊醒了我,这不在运河大街的南边吗?可能是笔误吧,把出行的路线运河大街写成滨河路了,又想,不能吧?这不是一条路啊,怎么会写岔了那?我就如陷进去了似的,不得要领地瞎琢磨,好容易才摆脱出来。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撇开了东方迷你的七河子老杨,又看了一有关布拉格薰衣草的帖子,总算是救了我。这是一个叫金鱼鳞的帖子,这次的路书让我看明白了,健龙森北边的路,不就是运河大街吗?这到大营就顺理成章了。
研究透了路书,按照两路书的相互参照,上路了,走运河大街,找公交938支4,很容易就转到了胡郎路,找到了大营旅游村的那块石头,后来的路我基本按照金鱼鳞的路书——顺着公交938支4的路线走的,只是到了夸店路口,犯懒才多走了几步路,因为那个路口现在改叫甘棠镇,路书上用的是旧名夸店垮店不吉利是吧?甘棠好。再加上没来的及下车看自己的路书概要,想当然的拐上了左手,能不错嘛?
以后每一步都是按金鱼鳞的路书实现的,说来,也真挺有意思的:书上说出夸店路口,过谢楼,走马坊,在柳树棵左转,真的是丝毫不差,骑着骑着就看到一村子,心道,这是谢楼,待找到村子的牌子一看还真是,显得有意思,在感激路书的同时,还会生出一种成就感,好玩。过西集后有一段修路,写的不精确,说是100多米,实际上差不多有200来米,不过这无关大局,按广东人的话说:小意思啦。 一过潮白河大桥,就想起老杨的路书来了,他特意提到布拉格的拐弯处,在五公里路牌不远处的右首边,就会发现写有布拉格三字的路牌了。一找,还就真的发现8公里的牌子,然后,7公里,6公里...只是天公不作美,给的是阴天,天灰蒙蒙的,即便是拍照,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再加上相机档次,技术等因素,真的就不好意思照了。于是就没着急寻门进去,一边欣赏着栅栏外沟里的花,一边顺着栅栏边的小路转悠,先穿树林,再到河边,在松软的沙地里直到骑不动了,才下了车。
宽敞的河面,点点渔舟,远方水面的雾霾,只是没有阳光的照射,一切都没了意义,只好在转回来,寻小路进了这个名字叫布拉格的花圃。 这个花圃面积,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一部分是熏衣草,一部分是向日葵,再就是一种白的红的有八个花瓣的花了,那花我还真不知道名字,只能从颜色上区别,好像品种类似吧?反正我一大老爷们,对花本来就马马虎虎,在这里露怯也不寒碜。
实际上这时候看花已过季,薰衣草基本上败了,向日葵也都打子了,那花也是凋谢的多,艳丽的少。只有近观才能有点意思,我进去拍了几张,主要是抱着先拍着,好不好放在一边,架不住到家在删呗。许是天气的原因,再就是刚十点过了,时间尚早吧?反正花圃里除我以外,就是一带小孩的少妇拿着手机在玩,剩下的就是两劳作的人们,和三个遛弯的老人了。直到我离开,才见有私家车进来。
看来,昔日的比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拍婚纱照的,人面桃花的景象已是昨日黄花了。 因为,来过的路似曾相识,所以回程自然就不喜新厌旧了。来时上潮白河大桥前,就留意起河边的那条小柏油路了,暗道那肯定就是大堤路了,当时就曾在心里嘀咕,能通到那,能不能和我走过的路穿起来,所以,一下桥我一头就扎进了那条柏油路。第一个村叫辛集,接着是大沙务。因为上次曾走过一次大堤路,就迷途过,主要是河拐弯的缘故。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一好奇,一兴奋就不管不顾了。
看到一条奔河边的路就骑了进去,无非就是想找好的角度,好的景致,按两张照片而已。最后顺着河边走,在有打渔的地方照了几张,又在钓鱼的地方按了几张,肚子饿了,就放下包把吃的陶出来。
由于是探路,就没着急赶路,半道有杀了回去,验证了一下路后,一直在大堤路上飞奔,然后又下了道,进村出村地来回地飙,突然看到一哥特式尖顶,猛然就想起咱通州哈有一个北京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是不是这啊?
走进去发现,这还真的是一个像样的大教堂,那建筑精雕细琢,磨砖对缝,凸显豪华精美,威严壮观,院落不大,只有一颗老点的树。花坛甬道,特别是挂着的横幅上面,印着竟是北京地区所有的教堂的图景,真真地叫人长了见识。北京原来有这么多处教堂,院子里只有滑轮滑的两个孩子,看宣传栏里的发黄的宣传品的日期是几个月以前的,图片栏里的照片还算光鲜,楼门前的天使水池还是挺有特色的。转来转去竟没找到牌子,一直到离村,也没找到村名,家家户户都没门牌,这倒好,有教堂,不知道是哪个村,笨不?后来也骂自己,就不行屈尊问问?还是真笨,不用说了。 于是,开始重视起村名来了,到了第二个村子,发现这村还算规范,都有门牌号码,侯各庄,往前上了西集尹家河路,并开始留意了村子名有黄东仪,没几步发现不是,是史东仪,不远又见侯东仪,再发现前东仪后我明白了,应该是候东仪才对,再后来就回到老路上去了。为了能验证一下七河子老杨的路书,我想当然地走了趟宋庄,奔北关,找一下那北运河660的大桥,结果可想而知,无功而返,又透出一个笨拙来,简直是笨蛋,不是吗? 最后还是回到了网络,原来那个村叫贾后疃天主教堂。
这一趟竟玩了我100多公里,好在天不热,也没什么风,出来溜达了,心情好多了,收获的就是这,把每天的好心情都压在了骑行上,希望更多的人汇集到这支队伍中来。 让我们骑行吧,因为:路在脚下,我们骑行。因为路上的风景让我们驻足,也是因为路上的风景吸引着我们,骑行吧,骑行的路上,不光有风景,骑行吧,骑出如梭的岁月,骑出生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