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阳,见字如面~
今天我们聊一聊发热的处置与预防
一、概述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时,使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发热。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温度约为36.1°C-37.2°C(腋下温度略低),直肠温度略高。当体温持续或反复超过这一正常范围时,即可视为发热。
二、发热分类
1.低热
体温略高于正常,通常在37.3°C至38°C之间。
2.中等热
体温介于38.1°C至39°C。
3.高热
体温达到39.1°C至41°C。
4.超高热
体温超过41°C,属于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三、发热原因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细菌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此外,非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药物反应、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引起发热。
四、发热的处置
1.体温在37.3°C至38°C
①多饮水,也可以喝果汁、牛奶、吃流食等,防止脱水;
②头部降温,可以用降温贴,或用凉毛巾冷敷;
③温水擦浴,不要用酒精。
2.体温大于38.1°C
①药物降温为主
②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具体根据医嘱进行服用。
3.发热期间
①定时监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
②按时按量服药;
③适量穿衣,避免过多或受凉;
④充分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康复;
⑤合理饮食,少吃油炸辛辣食品,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
五、发热的预防
1.保持个人卫生
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饭前便后洗手,不定时的就洗洗,再配点洗手液就更好了。
2.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
3.适量运动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4.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的积聚。
5.避免接触病原体
在流感季节或疫情高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与发热病人的接触。
6.合理穿着
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7.预防接种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