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这句话其实对于你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状态没有一点好处,它让你内心默认工作不是你的生活,下班后的时间才是,工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这个痛苦过程暂时的忍耐是为了享受下班后的快乐时光。而这句话,就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
这世界上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区分,每个人生命中当下的这一分这一秒,便是生活,和你此刻在做的是什么事情并无关系。所谓“正念”,就是让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将身心收敛到自己体内,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此刻的状态,时时刻刻对自己保持全然的觉知。而工作,作为每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保持正念,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挫折,这也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机会。
那究竟如何做才能保持正念呢?佛陀曾经为我们讲述过怎样保持正念的吃橘子,那就是当你吃橘子的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吃橘子。你可以全面地感受到橘子的香和甜。当你剥橘子的皮,你知道自己在剥它的皮;当你把一瓣橘子剥下来放进口里,你知道你是在把一瓣橘子剥下来放在口里;当你品尝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时,你是察觉着自己在品尝那芳香美味。保持正念状态的吃橘子,就是要吃它时真正地与橘子接触和沟通,你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这时橘子才真正存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一个修习正念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那棵橘树,春天时橘树的花朵,滋养橘子的阳光和雨露。修习正念可以让我们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样,就如每个橘子是由一瓣一瓣橘子肉组成,每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时组成,一个小时就如一瓣橘子肉。在生活中修习正念,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生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这样的状态之下,人们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糊涂大意,如果是这样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我们没有全面去体验生命,因为我们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于我们的喜乐至为重要。人生中几乎一半的时间都投入了职场,因此工作是我们整个生命存在的一种表达。它可以是我们表达自己最深愿心的极好方式,成为我们平和、喜悦、滋养、转化与疗愈的源泉,反之,也可以是造成我们巨大痛苦的原因。我们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将决定我们创造多少平和与喜悦,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与他人和谐相处,保持持续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及培养我们的理解与慈悲之心。
在工作中保持正念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对呼吸产生有意识的觉知,即知道自己的入息和出息,把身心融为一体并全然回归当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更清楚地觉知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并以更为清明的双眼观察,不受过去的束缚,也不因将来的忧虑而散乱。要知道,未来只是一个概念,未来仅由一种成分构成,那就是当下。照顾好当下,就无须担忧将来。这是你确保一个美好未来所唯一能做的事情。同时,身心收敛的状态也将帮助你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对于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我们同样可以用正念的方式进行转化。正念的对象不仅仅是积极的事物,积极的情绪:当喜悦显现,我们就于喜悦修习正念;当愤怒显现,我们则与愤怒修习正念。无论何种情绪升起,如果我们懂得对它执持正念,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悦纳它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是被它影响。如此,转化过程就能开始并由此寻得更多的喜悦、平和与觉知,这将为我们带来更加良好的工作关系,使得工作中人与人交流更加顺畅,减轻工作压力,工作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令人喜悦。
正念是一种力量,它助益于我们全然活在当下,于此地此时展开我们的生活。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往将来的心念,这便是止。我们修止,如此便能够与自我,与周遭世界同在。习得止,我们便能观,观察当下这一刻的自己与他人;习得观,我们便能理解,理解与爱原是一体,没有理解便不会有爱心。每个人的处境,都是他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状况的结晶,对他人处境的理解,才能够激发我们的慈悲与爱心。要想做到清楚地理解,就需要运用正念的力量帮助我们看到一切事物的核心并使其无处遁形。愿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正念的力量之下,在全然觉知下的每一次入息出息中,找到当下的自己,实现当下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