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网站上搜索“优雅”一词的定义时,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优雅是一种和谐,类似于美丽,只不过美丽是上天的恩赐,而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优雅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优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优雅是一种习惯。
当问及你心目中最优雅的女神时,你的答案是否是在奥黛丽·赫本、费雯丽、林青霞、高圆圆等女星的面庞中徘徊?
如果问,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能令你用“优雅”一词来称赞的女生,你下意识里可有人选?
优雅不是镁光灯下的产物,也不是只能依靠金钱来堆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优雅。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才能体现优雅呢?
1. 吃饭时,细嚼慢咽
你是否注意过自己吃饭时的速度?你是急急忙忙地将饭食塞进肚里,还是从从容容的享受品味?你吃饭的时间是忙里偷闲压缩出来的,还是每餐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用来吃饭?
我奶奶是我见过在同龄人中吃饭最优雅的一位,我奶奶今年七十有三,她已数年如一日般每餐至少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吃饭。
我奶奶不是为了将吃饭这一动作做的优雅而刻意细嚼慢咽,我奶奶说,往日是因为家里穷,粮食少,有点吃的总是想着能永远也吃不完多好,所以吃饭时能一口吃完的东西,总想着三口五口再吃完,吃慢点是要记住味道,是要让饭变多点。后来也就养成了习惯,吃饭时总是会慢慢的品味,让旁人看了也就有优雅的模样。
而现在的人们,有点好吃的总是巴不得一口能塞进肚子了,也就是狼吞虎咽了。
吃饭时,细嚼慢咽,一举一动都可以截成一帧图画。若有一人再你眼前胡吞海喝,你会不会下意识地皱起眉头?
细嚼慢咽的吃,不仅会给人以优雅之感,对身体更是有利无害。
2. 乘车时,排队等候
现在上班,每天都需要打卡,过去打的才叫卡,而现在打的是“指纹”,打卡的情况下偶尔还可以偷偷的请同事代劳,而指纹,只能自己打。
我每天上班都会乘公交车,我不喜欢卡点,所以我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出门。
当我在车站等车时,时常见到一些匆匆忙忙向站牌跑来,或是公交车已经启动开始走了,还有人在车后疯狂的追赶,我仿佛感受到他错过这班车轻则许是丢了一顿饭的钱,而重则迟到了一个重要会议或者等待着的是领导的一顿骂。
这时候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不早起十分钟呢?为什么不将时间把控好呢?为什么要一大早就要慌慌张张呢?
反观那些穿着得体,妆容精致,闲庭适步,优雅从容或走着,或等候的人,看着也像是一副美妙的图画,让欣赏的人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变得美妙起来。这就是优雅的魅力。
3. 遇乞讨者,献出爱心
如果说现在社会还有很多乞讨者,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相信?
我现在在北京工作,外出时在人多的地方还时常遇到一些乞讨的人。每逢这时,我都会蹲下来,将自己的一点小小心意递到对方手中。
有时候,我会见到一些人在快走到乞讨者身旁时,厌恶着绕开的人,还有些人也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可是身体蹦的直直的,将心意径直扔向乞讨者,我想说,这样的方式,一点都不酷,也不会显得你是个有爱心的人。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人,哪怕穿着再高档的礼裙,化着再精致的妆容,不论身旁相随的是怎样的达官贵胄,穿着怎样的华服西装,依然能在看到乞讨者时,将自己的一点善意递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
或是,自己的全部家当也许只剩兜里双手紧握的十块钱了,可是,看到乞求或落魄的目光时,依然不作他想的将自己的全部家当分出一半……
有爱心的人,会发光。善良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吸引目光。
优雅不是两三件小事组成的,但小事中却能窥见是否优雅。
我是妍小主,一个喜欢跑步与写文的90后姑娘,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点赞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