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可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极度平静,就像在和一位老者对话,他告诉我人生道理,温和而有力量。看书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的拍案叫绝,这是我所感受到的人生道理,可是我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这本书却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这些直击心灵的话,其实也就是一些朴素的道理,只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被我们遗忘了。书中的这些观点最为打动我:
1.心想才能事成
书中提到心想才能事成,如果不敢想如何去实现呢?定一个适当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也未尝不可,这个目标可以很好的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在看的过程中,我就想到自己的目标。我想自己就是对于目标的愿望不够强烈,所以才很难真正的付诸行动。当我们真的到了一种睡也想、醒也想的状态,这种强烈的愿望可以推动我们的行动。
当然,这种行动不是毫无计划,只凭一腔热血的,而是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的。尤其是在事前预想你想要什么样的成果最为重要。把你想要的实现的状态在脑海中以“彩色”在脑海中呈现。先想要才能得到,心不想,事不成。
2.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是书中提到的人生方程式,其中思维方式最为重要。人的能力和热情有高有低,都是正数,而思维方式却有正负。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能力和热情多高,如果思维方式是负数,结果一定是不好的。
当一个人的能力有90分,热情只有30分。另一个人则是能力有60分,而热情却有90分。两人的结果可想而知。或许我们觉得自己能力平平,但是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热情,也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了热情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人,对工作和生活都缺乏热情的人,我想这种状态是很难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很难真正的体会大生活的乐趣。
书中还提到三种人:自燃型、可燃型、不燃型。即使无法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也要成为一个可燃型的人,可以借由他人的能量燃烧自己。稻盛和夫先生认为,缺乏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就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果。
“彻底地喜欢自己的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我暗暗的记下了这句话,当我觉得工作劳累想抱怨的时候,其实就是我没有彻底地专注到自己的工作中。
3.劳动的喜悦是人世最大的喜悦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劳动是痛苦的过程。相比于劳动,很多人更喜欢躺着刷剧,刷微博。我非常十分认同这句话,劳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喜悦。
“人类活动中,劳动带来至高无上的喜悦,工作占据人生最大的比重。如果不能再劳动中、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那么,即使在别的方面找到快乐,最终我们仍然会感觉空虚和缺憾。”
世界上的劳动包括很多种,比如田间的劳作,工作,还有平时的家务。我曾经多次提到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直坐着、躺着,不做点什么,我会觉得很空虚。最初,我不知道这种习惯是从何而来的。后来,我才想到应该是受家人的影响。
我的奶奶和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一个辛勤的人,他们常常都是自己找事做,几乎从来没有完成所有事情的时候。我不明白他们做事的动力从何而来,现在我才真正的明白。劳动的喜悦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它不同于游玩中获得的快乐,劳动的喜悦是从心底里涌出的惊喜和快乐。
4.自律是人生能力的基础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内。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奋斗,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之才,也就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
工作之后,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明明大家的起跑线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几年之后会产生如此大的区别呢?其实就是缺乏自律,过分的坦途安逸。
当你看到某个同事很厉害,受到领导器重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也没什么,我也有这个能力,我也能做好,只是我不愿意去做而已。不可否认,你的能力可能确实很强,甚至比那个同事的能力还强,可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就可以拉开你们的差距。而这项能力却是人生各种能力的基础。
在工作上,不逃避,不贪图安逸,保持自律,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你具备的能力更为重要。
5.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六项精进: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一个人无法做到完美,人生路上只要确定自己在行动就可以。想要达成却没达到,反省自己的不足,从明天开始依然坚韧不拔,朝想达成的目标继续努力。
《活法》一书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道理,以上就是我摘取的其中一些。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人生总是一种不完美的状态,甚至总有一种很累的感觉。但是我想这本书就是我们灵魂栖息的一处胜地。在这里,没有尘世间的浮躁,只有心灵深处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