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还没有出生,就面临选择:在哪个医院出生?
该上幼儿园了到底哪一所,公办的?私立的?双语的?
上小学了,是在划片的学校上?还是去片外的学校?
小升初了,也是同样面临选择:片内的学校质量不高,片外的要找关系借读,离家又远。
上高中了,成绩考的好,如愿以偿,考上了,但离家远,于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家里的空着,全家过上了候鸟的生活。不能如愿以偿的,到处找门子,托关系,实在上不了,选择上补习班或职高。
高考结束,成绩查到了,似乎成绩总是不讨人欢喜,600分的学生和300分的学生心情是一样的:都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本来应该考的再好一些的,要么是时间不够了,要么是粗心了,要么是觉没睡好……
分数线下来了,去什么地方上学,该报哪所学校,选哪个专业,上一本、二本、三本,还是高职大专?还是补习一年,来年再战?都是要在短时间做出选择的。无论如何选择,都是留有遗憾的,患得患失是常态。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四年毕业了又要面临考研、就业、择偶等等的选择。
人生就是在选择中前行,在选择中渐渐走向生命的终点。
路遥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年轻时候选择是最多的,也最重要,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当风雨兼程。
谁也不是神仙,也有选择失误的时候,及时修正,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