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节奏飞快,大家忙着和时间赛跑,不停透支身体精力,变得疲惫不堪。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每天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储备和质量。
那么什么是精力?如何管理自我精力呢?
本书作者洛尔和施瓦茨对顶级运动员追踪数年,研究他们面对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压力,如何调整精力。开发了全情投入精力管理训练系统,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动力和热情。
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分解:第一部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四个来源入手做好精力管理;第三部分:通过3步法做好精力管理。
第一部分:精力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会重视时间管理,想要提升自我效率。可往往会发现效率没提高多少,还变得疲惫不堪。其实我们应该换种思维,重视精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30年来,洛尔和施瓦茨与世界顶级运动员合作,最终发现几乎所有精英运动员客户,都面对着水平发挥的难题,而这些难题归根结底都是精力消耗和恢复的不平衡。
通过针对性的精力调整,大多数运动员状态有明显好转。比如网球运动员布鲁格拉,世界排名从79位升至前十,并赢得两次法国公开赛冠军。桑吉丝接受精力管理训练后,就首次获得美国公开赛冠军。
不仅运动员,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事互动、做重要决定、陪伴家人等等,都需要充沛精力。除了适度休息,如何能科学管理自我精力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部分:从四个来源入手做好精力管理。
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是构成精力的四个维度,它们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要想做好精力管理可以从这里入手。
1、体能精力
当一场球赛或好看的剧和健身冲突时,大部分人会牺牲健身时间。因为健身虽然重要,可太累了,所以总想逃避。其实体能训练没那么复杂,《精力管理》告诉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就够了。
习惯1:关注呼吸
有研究表明延长呼气时间有利于精力恢复。可以尝试:长呼一口气,分三次吸入,分六次呼出;
习惯2:调整饮食方式
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每天5-6顿低热量且高营养的餐食、每天至少喝1.8升水;
习惯3:充足睡眠
每天7-8小时休息,当然这也要适应个人习惯。当面临高强度工作时,可以在90-120分钟后增加一小段休息时间,来帮助我们快速恢复精力。
2、情感精力
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技巧去管理,才能拥有较强的情感精力,可以这样做:
为自己创造安静的独处时光,适当安排与他人定期聚会交流。这样既有独处思考的时间,又有交流中的彼此接纳,就会缓解情绪带来的困扰。
书中还给出了一个表达建议的小方法——三明治批评法。流程是先给予真诚的积极评价,接着提意见(要注意是讨论而非排斥),最后用鼓励的话语结束反馈。
通过尝试以上方法,你会接纳每个人的不同,也会包容自我情绪,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环境,为情感精力注入动力。
3、思维精力
每天我们都在不停地思考,如果不懂得调整,就会变得难以专注、创造力减弱。
为了培养专注力,你可以为大脑工作安排固定时间节点。比如每天早上列出危机处理清单、上班途中思考一天的工作和挑战、每天睡前进行总结反思。
为了提高创造力,可以切换思维,用这样的方式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让大脑得到休息。比如长期处于思维固化状态时,可以通过兴趣转换思维频道,练瑜伽、打球、画画都可以。
4、意志精力
1995年著名演员里夫在骑马事故中不幸瘫痪,整日被绝望情绪笼罩。直到一天他找到了意志精力来源——他想要继续陪伴家人,想要继续为世界贡献力量。因为这样的信念他重新振作起来,在体能严重不足,脆弱绝望情绪的笼罩下,最终依靠希望、乐观恢复了专注和清晰的思维。
所谓意志精力就是要活出人生的意义,找到自我价值观。
在寻找并明确自我价值观的道路中,需要经常反问自己究竟相信什么?这个答案不会立刻就有,但唯有不断探索内心,不断反思总结,才能越来越清晰。
这个过程可以借助精力管理3步法来更好的了解自我,接下来一起来看——
第三部分:通过3步法做好精力管理。
第1步:明确目标
当目标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时,它就成为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这不难理解,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会觉得动力十足。
一般外在动机有金钱、社会认同感、权力等等,而内在动机则是对事务本身的兴趣,以及内心满足感。
某企业公关部高管詹姆斯,内在更享受分享知识带来的喜悦。最终放弃优厚待遇,选择去大学教书。虽然一开始收入受到影响,但很快的,他发现这是正确选择,生活状态也变得积极。目标从外部流向内部,就会带来激情,这样才不会在忙碌中消耗精力。
如何明确自我目标呢?可以找一个不被干扰的时间与自己对话。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我现在的生活是否值得我曾为之放弃一切?”
第2步:正视现实
逃避现实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客观真诚的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自我评估可以从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开始:
什么阻碍了你的全情投入?
现实与价值观有多大差距?
有哪里做得不足?
哪些事需要优先考虑?
当然为了保证客观,可以在自我思考后,找朋友或家人一起讨论。
第3步:付诸行动
找到了目标,也理清了现实状况,就要开启行动了。
这步常会出现的问题是“三分钟热度”。面对压力与困难,人们容易退回旧日的生存习惯。而那些成功者,最重要的是用积极的仪式习惯管理精力,直到完成任务。
怎么建立自己的仪式习惯呢?可以尝试以下2个方法:
1、一次做一项重大改变
我们常会设立很多计划,比如早起、阅读、学习英语等等,但往往很难坚持。你需要聚焦,一定时间内只解决一个问题,通过强化养成习惯后,再去开启新的尝试。
2、计划要精确且具体
以学习英语为例:每天早上7—8点,背诵50个英文单词,完成1篇英语阅读。这样足够精确的时间、具体的完成内容,会减少自身惰性,让习惯养成变得容易。
到这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了解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了解到快速发展的当今,精力管理相比时间管理更为重要,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着,我们从精力的4个维度: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详细分析了能快速恢复自我精力的方法。
最后,通过精力管理3步法,我们学习到,当找到自我价值和目标后,客观的评价现实,并通过聚焦、精确的计划帮助我们形成好的仪式习惯,可以更好的管理精力,从而达成目标。
总体来说,里面的方法论值得每一位读者探索尝试。通过实践相信面对挑战大家一定会精力充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